[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直写喷头、包括其的直写系统装置及直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4743.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灿辉;李啸天;张平;王慧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209 | 分类号: | B29C64/209;B29C64/112;B33Y3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等离子体 表面 改性 喷头 包括 系统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直写喷头、包括其的直写系统装置及直写方法,所述的直写喷头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上并排竖直设置有等离子体喷头和墨水注射器;所述的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的等离子体喷头沿竖直方向移动和/或将墨水注射器内的墨水挤出。本发明提供的直写喷头能够减少掩膜的浪费,降低人工的参与程度,减小时间成本,可以采用更细的线条绘制图案,从而提升制作效率和图案精度,实现了程序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的图案绘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直写喷头、包括其的直写系统装置及直写方法。
背景技术
墨水直写打印技术属于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打印成型技术。料筒中存储的墨水材料与喷头相连,通过活塞挤压、螺旋挤压等控制系统将墨水从喷头挤出并在基底上成型。
CN210974941U公开了一种熔融直写喷头,包括储料筒,所述储料筒外依次设有加热装置和隔热板,所述储料筒包括筒体,以及分别设于筒体两端部的固定座和出料喷嘴,所述储料筒在固定座一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喷嘴上设有出丝针头;其中,所述出丝针头外套设有针头保温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设于筒体外壁,其沿所述筒体轴向均匀缠绕设置;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外侧且形成与加热装置相适配的隔热腔,所述储料筒两端的隔热板部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针头保温件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筒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座与隔热板固定。
CN102019240A公开了一种可起停控制的电纺直写喷头,包括带喷头空心套管、带螺纹调节塞、线圈、衔铁、回位弹簧、探针、排气管道;带喷头空心套管前端设有喷孔和注入孔,带螺纹调节塞设于带喷头空心套管后端,线圈套在带喷头空心套管外侧,衔铁设于带喷头空心套管内,探针与衔铁固连,探针前端位于带喷头空心套管前端的喷孔中,探针后端与回位弹簧一端固连,回位弹簧另一端与带螺纹调节塞内端固连,排气管道设于带螺纹调节塞上,排气管道内端与带喷头空心套管内腔相通,排气管道外端与外界相通。
CN108839337A公开了一种具有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的3D打印喷头,3D打印机,包括等离子体处理装置,所述等离子清洗装置包括内筒、线圈和外筒,所述内筒由电介质层构成,所述内筒包括进气口,从进气口中通入空气或氮气,所述内筒与喷出口共轴设置,内筒的直径大于加热装置的直径;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形成有一层螺旋线圈,所述螺旋线圈的两端分别与射频电源的两极连接;所述外筒为圆柱形,并与所述内筒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的空间具有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把喷出口周围产生的颗粒或气体吸收。
现有的对材料表面进行部分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掩膜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在待处理材料表面覆盖一层带有图案的薄膜,在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被覆盖住的表面未被等离子体处理,未被覆盖的表面被处理,当需要改变被处理表面图案时需要重新制作掩膜,制作掩膜的过程费时费力,整个工作流程需要人手动操作的步骤多,花费时间。注模的方式制作水凝胶同样需要按照需求制作模具,同样需要人的手工操作,时间精力付出大,如图2所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直写喷头、包括其的直写系统装置及直写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直写喷头能够减少掩膜的浪费,降低人工的参与程度,减小时间成本,可以采用更细的线条绘制图案,从而提升制作效率和图案精度,实现了程序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的图案绘制。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直写喷头,所述的直写喷头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驱动组件,所述的驱动组件上传动设置有等离子体喷头和墨水注射器;所述的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的等离子体喷头沿竖直方向移动和/或将墨水注射器内的墨水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听诊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感应加热的金属材料热参数全面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