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箕斗井井底粉矿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4696.2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磊;崔传杰;过曾明;安建英;高俊福;杨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汤迎春;袁文婷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箕斗 井底 回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箕斗井井底粉矿回收系统,包括在井底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粉矿运输胶带机、放矿设备、粉矿仓、事故处理机构和截水机构,所述粉矿仓包括上开口大、下开口小的斗型仓,所述上开口的边缘紧贴井壁,所述放矿设备设置在所述下开口的下方,所述粉矿运输胶带机的上料端设置在所述放矿设备的出料端,所述粉矿运输胶带机的下料端设置在所述井底的巷道内;所述事故处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开口上部的事故处理平台,在所述井壁上设置有通往所述事故处理平台的事故处理通道,所述截水机构包括沿所述事故处理通道的上方井壁一周设置的截水槽。采用本发明可随时收集并清理粉矿,避免粉矿大量堆积,减少井壁渗水混入粉矿,方便处理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设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箕斗井井底粉矿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矿山竖井内,箕斗装载提升时,存在粉矿撒落的问题。据统计采用翻转式箕斗时,粉矿撒落量一般为提升物料的1%~2%;采用底卸式箕斗,粉矿撒落量一般为提升物料的0.3%~0.6%。箕斗提升时,撒落的粉矿在井底自然堆积。粉矿撒落井底后须及时清理,否则会影响正常提升。
目前的清理回收方式是在箕斗井井底设粉矿回收马头门,在粉矿回收马头门采用装岩机或人工将粉矿装至矿车,然后通过矿车把粉矿运走。但是,存在以下缺点:为避免装载粉矿的时候还有粉矿掉落下来对人员、设备造成伤害,粉矿撒落后不能马上清理,须等粉矿按照自然安息角堆至井底马头门处,才能进行清理,工作进程慢,生产管理不便;粉矿在井底大量堆积,若粉矿清理不及时,容易引起堵塞,处理粉矿堵塞时,一般需要工人在粉矿堆下方采用高压水处理,若发生坍塌极易产生安全事故;井底堆积的粉矿与上部井壁涌水混合造成粉矿黏性增大,容易引起井底堵塞,有泥水突然大量涌出形成泥石流的风险;井壁渗水进入粉矿,造成工作面泥水混合,处理起来危险性高、难度大;井底通风条件差,空气潮湿混浊,工作环境差,工人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箕斗井井底粉矿回收系统,可随时收集并清理粉矿,避免粉矿大量堆积,减少井壁渗水混入粉矿,方便处理堵塞;与振动放矿设备配合可实现远程控制清理粉矿,实现无人化作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箕斗井井底粉矿回收系统,包括在井底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粉矿运输胶带机、放矿设备、粉矿仓、事故处理机构和截水机构,其中,所述粉矿仓包括上开口大、下开口小的斗型仓,所述上开口的边缘紧贴井壁,所述放矿设备设置在所述下开口的下方,所述粉矿运输胶带机的上料端设置在所述放矿设备的出料端,所述粉矿运输胶带机的下料端设置在所述井底的巷道内;所述事故处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开口上部的事故处理平台,所述事故处理平台为栅格式承台,所述事故处理平台与所述井壁连接,且在所述井壁上设置有通往所述事故处理平台的事故处理通道,所述截水机构包括沿所述事故处理通道的上方井壁一周设置的截水槽,在所述截水槽上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另一端通向所述事故处理通道。
所述斗型仓包括上支撑架、中支撑架、下支撑架、斜梁和仓壁,所述上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斗型仓的上部一周,所述下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斗型仓的下部一周,所述中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斗型仓的中部一周,所述上支撑架、中支撑架和下支撑架均与所述井壁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架、所述中支撑架和所述下支撑架之间均匀连接有所述斜梁,所述上支撑架、所述中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和所述斜梁形成斗型支撑框架,所述仓壁设置在所述斗型支撑框架内周。
所述上支撑架、所述中支撑架和所述下支撑架均包括由横梁构成的方形支架,每个方形支架的一对横梁的两端均与所述井壁固定连接。
所述上支撑架、所述中支撑架和所述下支撑架均包括圆形支架,每个圆形支架的两侧均焊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均与所述井壁固定连接。
所述斗型支撑框架为钢结构架。
在所述放矿设备包括振动放矿机或板式给矿机,所述振动放矿机或板式给矿机与地上的远程控制电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光伏电池制造用扩散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