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44557.X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1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敏;张涛;丁成晨;史学峰;张一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10;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5 | 代理人: | 程超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构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建筑图纸中的主体构件和设计说明,所述设计说明用于描述未绘制的依赖于所述主体构件而设置的二次构件及其施工方式;基于所述主体构件和所述设计说明确定所述二次构件;确定与所述二次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二次构件在算量过程中的扣减规则,所述扣减规则用于表征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二次构件之间出现重叠时的计算规则;根据所述二次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和所述扣减规则计算所述二次构件的工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算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二次构件是指在建筑主体结构的承重构件施工完毕以后才施工的非承重构件,主要包括构造柱、圈梁、过梁等。目前在建筑图纸中,通常不会直接绘制二次构件,而只是在结构设计图中对其予以设计说明。现有技术主要采用基于经验的手算方式来计算构造柱、圈梁和过梁等二次构件的工程量。由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算量人员对构造柱、圈梁、过梁设计规范的认知不同,缺少规范化标准,因此二次构件的算量往往会存在较大出入,为后期造价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快速地计算二次构件的工程量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建筑图纸中的主体构件和设计说明,所述设计说明用于通过文字方式描述未绘制在所述建筑结构设计图中的、依赖于所述主体构件而设置的二次构件及其施工方式;
基于所述主体构件和所述设计说明确定所述二次构件;
确定与所述二次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
根据地理位置信息确定所述二次构件在算量过程中的扣减规则,所述扣减规则用于表征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二次构件之间出现重叠时的计算规则;
根据所述二次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和所述扣减规则计算所述二次构件的工程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所述基于所述主体构件和所述设计说明确定未显示在所述建筑结构设计图中的二次构件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主体构件与对应的二次构件之间的预设匹配关系;
识别并提取所述设计说明中包含的与二次构件相关的关键字;
基于所述预设匹配关系和所述关键字确定所述二次构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所述确定与所述二次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主体构件确定对应二次构件的三维参数,所述三维参数包括布置位置参数、截面参数和范围参数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其中所述布置位置参数用于表征所述二次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构件的位置坐标,所述截面参数用于表征所述二次构件的横截面尺寸,所述范围参数用于表征所述二次构件的适用楼层或适用区域;
根据所述三维参数生成与所述二次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所述根据所述主体构件确定对应二次构件的三维参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所述主体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
根据与所述主体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计算对应二次构件的三维参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所述主体构件为砌体填充墙,所述二次构件为构造柱,所述根据与所述主体构件对应的三维模型计算对应二次构件的三维参数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