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4474.0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磊;王耀明;陈文浩;刘金莲;张小龙;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翠香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base sub | ||
1.一种CO2储气库混气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用户指令,根据纯气驱气藏型储气库渗流机理公式,搭建多参数机理模型;
在枯竭式开采情况下,对比预设参数的不同数值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
根据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确定出混气敏感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储气库混气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纯气驱气藏型储气库渗流机理公式为:
其中,
qv=δaRTq
q为体积流量,注入为正,采出为负,单位为m3/s;
ф为岩石孔隙度,单位为%;
k为绝对渗透率,单位为mDa;
δa为井点函数,井处为1,其余为0;
Pp为真实拟压力,单位为MPa;
T1为真实气体模拟时间,单位h;
R为普适气体常量,单位J/(mol·K);
x、y、z为点空间坐标;
kx、ky和kz分别为点空间的横向渗透率、纵向渗透率和垂向渗透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2储气库混气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建多参数机理模型包括:
确定模型平面网格尺寸、纵向网格尺寸、生产井位置、模型内网格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网格内地层压力、温度和相渗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CO2储气库混气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枯竭式开采情况下,对比预设参数的不同数值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包括:
通过向天然气藏内注入不同量的CO2,使得储气库内具有不同的初始压力,对比不同的初始压力的条件下,90天采出天然气中CO2气体的摩尔百分比,判断初始压力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CO2储气库混气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枯竭式开采情况下,对比预设参数的不同数值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包括:
通过向CO2藏中注入不同量的天然气,使得储气库内天然气具有不同的库容百分比,对比不同天然气含量条件下,90天采出天然气中CO2气体的摩尔百分比,判断天然气含量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CO2储气库混气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枯竭式开采情况下,对比预设参数的不同数值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包括:
在天然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设定不同的温度,对比90天采出天然气中CO2气体的摩尔百分比,判断温度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CO2储气库混气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枯竭式开采情况下,对比预设参数的不同数值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包括:
在天然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设定不同的孔隙度,对比90天采出天然气中CO2气体的摩尔百分比,判断孔隙度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CO2储气库混气敏感参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枯竭式开采情况下,对比预设参数的不同数值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包括:
在天然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不同天数内采出相同的天然气作为对比,判断天数对天然气开采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4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扶手及座椅
- 下一篇:一种带有喷淋功能的足浴盆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