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4192.0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汇盛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启恒腾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2 | 代理人: | 万建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双***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分类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盖合有筒盖,所述筒体内部下端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带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上固定安装有十字形的隔板分别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内插接有扇形垃圾桶,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筒门,所述筒门的尺寸大于扇形垃圾桶的尺寸,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垃圾入口通道,所述垃圾入口通道安装有垃圾传送机构和垃圾识别机构。本发明具有占用空间小,便于清理,能够对垃圾进行识别,方便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不被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进行填埋处理,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但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随着社会发展,人流数量的逐渐上升,在公园和一些室内公共产所,常会发现不同种类的垃圾乱丢的情况。一般这些垃圾所处环境较为分散,清洁工人不方便长时间收集,同时由于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垃圾常常混装,给垃圾的回收再利用造成了很多工作量,耗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便于清理,能够对垃圾进行识别,方便使用的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盖合有筒盖,所述筒体内部下端安装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带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上固定安装有十字形的隔板分别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内插接有扇形垃圾桶,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筒门,所述筒门的尺寸大于扇形垃圾桶的尺寸,所述筒体的上端安装有垃圾入口通道,所述垃圾入口通道安装有垃圾传送机构和垃圾识别机构。
其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筒体内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向上设置且与转盘同轴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扇形垃圾桶的两个平面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隔板上正对导向槽设置有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条。
其中,所述垃圾传送机构包括安装在垃圾入口通道内的传送带组件,所述垃圾入口通道正对传送带组件的下料端设置有让位槽。
其中,所述垃圾识别机构包括智能识别模块和垃圾感应模块,所述智能识别模块与摄像头连接,所述摄像头安装在垃圾入口通道内且正对传送带组件设置,所述垃圾感应模块感应有垃圾后,触发智能识别模块开始工作对垃圾进行识别,识别垃圾对应的分类后,传递信号给旋转机构带动转盘转动至对应的扇形垃圾桶与垃圾入口通道正对,传送带组件带动垃圾运动至扇形垃圾桶内,若垃圾感应模块没有感应到垃圾,则智能识别模块自身进行低功耗休眠状态,等待垃圾感应模块的下一个触发请求。
其中,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用于为旋转电机、传送带组件和垃圾识别机构供电。
综上,本发明具有占用空间小,便于清理,能够对垃圾进行识别,方便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传送带的皮带未画出。
图2为图1去掉筒盖和扇形垃圾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个方位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隔板与扇形垃圾桶的示意图。
图5为隔板与转盘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汇盛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汇盛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1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