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段尿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3350.0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王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段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中段尿收集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段尿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瓶,所述第一收集瓶的上端设有尿液进口,所述第一收集瓶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收集瓶,所述第二收集瓶上端与第一收集瓶的下端连通,第二收集瓶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外径小于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连通处的内径,所述第一收集瓶的下端侧壁设有连通第一收集瓶内腔的导流软管,所述导流软管上设有控制导流软管连通与否的调节件。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取样方便、提高尿检结果准确性、方便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中段尿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89264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段尿收集器,包括第一收集桶、第二收集桶、第三收集桶、第四收集桶,所述第一收集桶通过底部设有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收集桶连通,所述第一收集桶通过侧壁设有的支管与所述第三收集桶连通,所述第四收集桶设于所述第三收集桶内;所述第二收集桶的顶部设有倒置的第一漏斗,所述第二收集桶内设有第一浮球;所述第一收集桶与所述支管的连接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四收集桶顶部设有倒置的第二漏斗,所述第四收集桶内设有第二浮球;所述第二浮球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漏斗的入口;所述支管上设有取样管。
采用上述中段尿收集器取样时,医护人员需要通过滴管伸入第四收集桶中,把中段尿从第四收集桶中抽取出来,取样过程操作较为繁琐,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样方便的中段尿收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一种中段尿收集装置,包括第一收集瓶,所述第一收集瓶的上端设有尿液进口,所述第一收集瓶的下端连接有第二收集瓶,所述第二收集瓶上端与第一收集瓶的下端连通,第二收集瓶内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外径小于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连通处的内径,所述第一收集瓶的下端侧壁设有连通第一收集瓶内腔的导流软管,所述导流软管上设有控制导流软管连通与否的调节件。
本发明使用时,患者向尿液进口排尿,尿进入第一收集瓶;然后通过第一收集瓶和第二收集瓶的连通处进入第二收集瓶内;随着第二收集瓶内尿液的液面上升,浮球堵住第一收集瓶和第二收集瓶的连通处;最后,中段尿被堵在第一收集瓶内。
通过调节件控制导流软管连通与否,医护人员不需要在患者排尿的同时收集中段尿,取样时医护人员控制调节件,使得中段尿从导流软管中流出,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步骤,使得取样更加方便。调速调节器使得导流软管流出的中段尿的流速从零增加,避免中段尿飞溅,医护人员取样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件包括止水夹。止水夹为现有市场上可以购买的止水夹。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件为流速调节器,所述流速调节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上下贯穿且向一侧开口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导流软管位于所述第一贯穿孔内,所述第一贯穿孔内设有圆柱状的滚轮,所述滚轮的周向侧面与所述导流软管接触,所述滚轮设有滚轮轴,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上下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长度方向与所述导流软管的距离逐渐缩小。使用时,上下滚动滚轮,由于导向槽内设有向左倾斜的齿条结构,使得滚轮作靠近或者远离导流软管的竖部的定位移动,以实现滚轮挤压导流软管的程度不同,从而实现滚轮与导流软管接触处的导流软管的截面积变化,以实现滚轮与导流软管的接触处的尿液的压强变化,从而改变中段尿的流速。滚轮控制导流软管内中段尿流速从小到大的变化,从而避免医护人员来不及接住并收集尿液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滚轮轴的两端均设有齿轮,两所述导向槽的相对两侧壁中的一侧壁设有齿条结构,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结构啮合。使得齿轮上下移动更加精准。齿轮与齿条结构啮合避免滚轮轴与导向槽之间发生打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未经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3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