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油耗数据分析信息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2237.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卫广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坤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77 | 分类号: | B60K15/077;B60K15/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得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2 | 代理人: | 袁江龙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油耗 数据 分析 信息 传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油耗数据分析信息传输装置,本发明涉及油耗监测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车载油耗数据分析信息传输装置,包括油箱本体,油箱本体内腔左端面与右端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相互靠近的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油箱本体左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油箱本体左端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第二横板与第一横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外部套合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左端面,本发明能够在当油箱处于颠簸的路段时减弱油的晃动幅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还能够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时对油箱进行加热,避免油变稠,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耗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油耗数据分析信息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等速油耗是国标规定的某些类型车辆在等速行驶燃料消耗量试验中得到的车辆百公里油耗。这些类型车辆包括:(1)M1类、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t的M2类和N1类的压缩天然气汽车;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t的M1类、N1类车辆,按GB/T 12545.1-2008《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方法;(2)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t的M2类、M3类和N2类、N3类的压缩天然气汽车;M2类、M3类和最大总质量大于或等于2t的N类车辆,按GB/T12545.2-2001《商用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方法。
但是目前现有的货车油耗监测设备在当车辆在颠簸的路段行驶时,油箱内的油会不断晃动,从而影响油耗的监测结果精度,而且当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时,油箱内的油会变稠,从而进一步的影响油耗监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油耗数据分析信息传输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货车油耗监测设备在当车辆在颠簸的路段行驶时,油箱内的油会不断晃动,从而影响油耗的监测结果精度,而且当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时,油箱内的油会变稠,从而进一步的影响油耗监测的准确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载油耗数据分析信息传输装置,包括油箱本体,所述油箱本体内腔左端面与右端面均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相互靠近的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滤波板,所述油箱本体内腔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油量检测杆,所述油箱本体外部缠绕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油箱本体右端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内腔左端面可拆卸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右端面下部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油箱本体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座,所述第二滑座左端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右端面固定连接在所述滤波板左端面,所述油箱本体左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油箱本体左端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第一横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部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外部套合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左端面。
优选的,所述主板右端面上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波板后部设置有液位检测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上槽壁与下槽壁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折叠膜,所述密封折叠膜靠近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侧端面,能够增强密封性,防止油漏出。
优选的,所述油箱本体左端面下部通过L形杆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与所述丝杆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为螺旋形状,所述加热管上部连通有加热筒,所述加热筒通过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油箱本体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油箱本体上端面连通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上部卡接有管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坤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坤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2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