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1619.1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6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初;大卫·罗森博姆;杰西·哈拉米约;李杭;刘振兴;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652;H01R12/59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组件 | ||
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体、电连接部、线缆和接地组件,电连接部设于绝缘体内,线缆的一端电连接于电连接部,接地组件包括接地部和弹片,弹片和接地部设于电连接部与线缆之间,且分别与线缆的金属层和电连接部的接地端电连接。本发明涉及的线端连接器,通过接地组件能够有效保证线缆的金属层与电连接部的接地端电连接,避免损坏线缆的金属层,可以适用于不同线号的线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端连接器中,无地线线缆金属层与PCB地端接触的方式为:通过注塑塑胶或者通过其他的零件压紧的方式或者焊接的方式把线缆的金属层和PCB的地端导通接触在一起,从而实现接触导通功能。该方式具有以下缺点:线缆的金属层跟PCB的地端接触稳定性不能100%确定接触;不能方便测试确认线缆的金属层是否有跟PCB的地接触导通在一起;线缆容易压的太紧造成线缆损坏或者影响线缆的阻抗;不同规格的线缆需要不同的注塑模具和压紧零件,生产共用性性能差;为保证SI性能,产品的见解要求比较大,导致产品的尺寸大。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无地线线缆金属屏蔽层跟连接器或者PCB地端接触导通的结构,以至少解决线缆的金属层跟PCB的地端不能完全接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端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能够使金属层跟PCB的地端完全接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端连接器,包括绝缘体、电连接部、线缆和接地组件,所述电连接部设于所述绝缘体内,所述线缆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连接部,所述接地组件包括接地部和弹片,所述弹片和所述接地部设于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线缆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线缆的金属层和所述电连接部的接地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部为导电端子或PCB。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部包括多个信号端和多个所述接地端,所述信号端与所述接地端交替设置;
所述线缆包括多个线缆单元,多个所述线缆单元并排设置,每个所述线缆单元包括芯线、包覆于所述芯线外部的绝缘层和包覆于所述绝缘层外的所述金属层;
每个所述线缆单元的芯线电连接于一个所述信号端,每个所述线缆单元的金属层通过所述接地组件与一个所述接地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地组件包括多个金属件,每个所述金属件套设于一个所述线缆单元的端部。
优选地,所述金属件包括互相连接的连接部和所述接地部,所述连接部套设于所述金属层的至少一部分的外部,所述接地部电连接于所述接地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为环形,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和一对侧面,所述弹片设于所述上端面、所述下端面和一对所述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所述弹片紧密贴合于所述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上端面、所述下端面和一对所述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设有开孔,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开孔的孔壁并向所述连接部的内部弯折,所述弹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紧密贴合于所述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接地部包括端板和一对侧板,所述接地部的所述端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上端面,且罩设于所述芯线与所述信号端的连接处上方,所述接地部的一对所述侧板分别电连接于一个所述接地端。
优选地,所述接地部的至少一个所述侧板底部向所述接地端伸出接地支脚,每个所述接地支脚电连接于一个所述接地端。
优选地,所述接地部包括至少一个接地支脚,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上端面向下伸出至少一个连接板,每个所述接地支脚连接于一个所述连接板,且电连接于一个所述接地端。
优选地,所述接地部包括至少一个接地支脚,每个所述接地支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个所述侧面,且电连接于一个所述接地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电子装配(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1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RTO多通道旋转式风阀
- 下一篇:一种立式成缆自动上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