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及成桩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1402.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王秀丽;杨慧;崔文志;韩永亮;李敏;韩秀茂;姚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传亮 |
地址: | 10114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洞 地层 桩基 结构 工艺 | ||
1.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在溶洞地层上的钻孔(1)、置于钻孔(1)内的护筒(2);所述钻孔(1)竖直穿过溶洞的顶板和溶洞的墙体后延伸至溶洞的底部岩体内,所述护筒(2)的长度大于溶洞腔体的高度,所述护筒(2)的顶端置于溶洞顶板的钻孔(1)中,所述护筒(2)的底端置于溶洞底部岩体的钻孔(1)中,且所述钢护筒(2)内灌注有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2)包括两个弧形护壁(21),两个弧形护壁(21)轴对称分布,且两个弧形护壁(21)收尾相接形成所述护筒(2),且两个弧形护壁(21)的拼接处设有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包括螺栓(221)和螺母(222),弧形护壁(21)沿自身圆周方向的其中一端开设有螺栓孔(211)、另一端开设有连接孔(212),所述连接孔(212)为沿弧形护壁(21)圆周方向开设的腰型孔,两个弧形护壁(21)连接处的侧壁搭接在一起,使其中一个弧形护壁(21)上的螺栓孔(211)和另一个弧形护壁(21)上的连接孔(212)对齐,所述螺栓(221)穿过螺栓孔(211)和连接孔(212)后与螺母(22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2)的长度大于溶洞腔体高度的1-2m,且护筒(2)的两端伸出溶洞腔体的长度均不小于0.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2)内设有钢筋笼(3),所述钢筋笼(3)在竖直方向上的两端均延伸出护筒(2)外侧后置于钻孔(1)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3)包括多个竖向钢筋(31)和多个环形钢筋(32),竖向钢筋(31)固设在护筒(2)内侧壁上,并沿着护筒(2)的内侧圆周面间隔分布;所述环形钢筋(32)套设在所有的竖向钢筋(31)上与其固定,且环形钢筋(32)沿着竖向钢筋(3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2)的底端开设有斜切面(23),使护筒(2)的底端开口呈逐渐向钢筋笼(3)上靠拢的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3)上固设有托圈(4),所述护筒(2)的底端抵接在托圈(4)上。
9.一种溶洞地层成桩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施工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桩基结构,其施工步骤为:
S1、从地表钻孔(1)至溶洞的底部岩体内;
S2、制作护筒(2)和钢筋笼(3),并将护筒(2)和钢筋笼(3)固定在一起;
S3、将护筒(2)和钢筋笼(3)下放到钻孔(1)内,使护筒(2)的两端分别置于溶洞顶板和溶洞底部岩体的钻孔(1)中;
S4、向钻孔(1)和护筒(2)中灌注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溶洞地层成桩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钻孔(1)过程中若遇到石牙、石笋等斜岩结构时,停止钻入,回灌混凝土至斜岩结构上方进行找平,待混凝土凝固后继续钻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14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