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沼液中重金属杂质的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0914.5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郭;邢波;周倩;刘兴勇;袁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J20/24;B01J20/28;B01J20/3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液中 重金属 杂质 去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液中重金属杂质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不同纳米粒子,并统计表征;S2建立调控规律,筛选纳米粒子组;S3构建纳米粒子的吸附模型;S4构建纳米粒子的解吸模型,并判定高效纳米粒子;S5进行放大实验,统计其吸附率以及回收率,并回收高效纳米粒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先制备不同分子量的纳米粒子,再根据纳米粒子表征构建调控规律,筛选出高效的纳米粒子组,再将高效粒子组依次经过吸附模型和解吸模型筛选后,精准筛分出高效的纳米粒子,并且以解吸模型提供回收纳米粒子的可行性,最后经过放大实验到实际应用中,能高效去除杂质并回收吸附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粒子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沼液中重金属杂质的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沼液是沼气工程发酵后残余物经固液分离的液体部分,是制备液体有机肥的理想原料。但是,沼液含水量大,肥效成分低,含有多种重金属,造成沼液弃用比例高达70%。通过对沼液进行膜浓缩,营养成分可提高到原液的4~7倍,而体积仅为原液的1/10~1/8,膜产水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56-2001》,是沼液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空格沼液浓缩在富集营养成分的同时,也产生了重金属的超标问题。其中,Cu(II)和Zn(II)是沼液中常见的重金属超标物,Cu(II)和Zn(II)在沼液中的浓度约为10~70mg/L,10~90mg/L,超标率分别为80.00%~102.42%,44.67%~52.36%。如杭州地区沼液中Cu(II)和Zn(II)含量为13.6mg/L和27mg/L,是《农用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标准的13.6倍和13.5倍。沼液经过膜浓缩后,Cu(II)和Zn(II)含量会大幅增加,导致在土壤中累积,形成极高的污染风险。
空格腐殖酸(Humic acid,HA)是一种水溶性天然有机质,对多种重金属均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HA表面的羧基,酚羟基,羰基等官能团是其潜在的吸附位点,可以和Cu(II),Zn(II),Pb(II),Cr(VI),Cd(II)等多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其中,HA对Cu(II)和Zn(II)的吸附容量达到2013.5mg/g和2597.9mg/g,这和HA表面N/O官能团与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静电作用以及离子交换作用密切相关。对HA吸附条件的研究表明,HA在中性和弱碱性溶液中对Cu(II)和Zn(II)的去除率最高,改变溶液pH、溶液离子强度以及溶液种类,金属离子会从HA表面脱附进入溶液。由此可见,HA是一种高效的,可逆的重金属吸附剂,但是分离困难制约了其应用。
用HA包覆磁性纳米颗粒能够解决HA分离困难的问题,研究表明,共沉淀法可以得到Fe3O4为核,HA为壳的磁性纳米颗粒,磁性纳米颗粒不仅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还可以利用Fe3O4的磁性,实现吸附剂的分离和回收。但是,磁性纳米颗粒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和其表面HA的分子结构、表面官能团关系密切,因此如何科学的考察纳米粒子的吸附性能以及回收性能,提供一种高效的沼液中重金属杂质的去除方法,并高效回收吸附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沼液中重金属杂质的去除方法,以至少达到高效去除杂质并回收吸附剂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沼液中重金属杂质的去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不同分子量的腐殖酸包裹Fe3O4的纳米粒子,并统计各个纳米粒子的表征;
S2针对表征建立不同的纳米粒子的调控规律,筛选出高效的纳米粒子组;
S3针对筛选出的高效纳米粒子组,以确定浓度的沼液浓缩液中的Cu(II)和Zn(II)作为标准化合物,构建纳米粒子对Cu(II)和Zn(II)的吸附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