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线防护装置及方法、放射治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0894.1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安科锐(天津)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G01T1/02;G01T1/1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王其文;张涛 |
地址: | 30039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防护 装置 方法 放射 治疗 系统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射线防护装置及方法、放射治疗系统。本公开的射线防护装置包括:多轴机器人;设置于所述多轴机器人的末端的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屏蔽体,所述屏蔽体由射线吸收材料制成;以及设置于所述屏蔽组件上的多个射线剂量传感器,所述多个射线剂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多轴机器人通信连接,用于采集射线的辐射强度;所述多轴机器人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多个射线剂量传感器采集到的辐射强度,并根据所述辐射强度来调整所述屏蔽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屏蔽组件阻挡所述射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线防护装置及方法,以及包括该射线防护装置的放射治疗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用直线加速器可以产生6MeV以上能量的高能射线。射线经过准直器处理后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照射,以破坏病变细胞,达到治疗效果。通常地,这种高能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效应,在经过人体后仍然具有较高的辐射能量,会扩散至环境中,对他人(除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以外的人)或物体造成辐射伤害。
在此部分中描述的方法不一定是之前已经设想到或采用的方法。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不应假定此部分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因其包括在此部分中就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此部分中提及的问题不应认为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被公认。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缓解、减轻或甚至消除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机制将是有利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线防护装置,包括:多轴机器人;设置于所述多轴机器人的末端的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屏蔽体,所述屏蔽体由射线吸收材料制成;以及设置于所述屏蔽组件上的多个射线剂量传感器,所述多个射线剂量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多轴机器人通信连接,用于采集射线的辐射强度;所述多轴机器人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多个射线剂量传感器采集到的辐射强度,并根据所述辐射强度来调整所述屏蔽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屏蔽组件阻挡所述射线。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放射治疗系统,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治疗床和上述射线防护装置,所述治疗床位于所述医用直线加速器和所述射线防护装置之间;所述医用直线加速器用于产生射线;所述治疗床用于容置患者;所述射线防护装置用于对穿过患者身体的射线进行阻挡和吸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射线防护方法,包括:获取射线在屏蔽组件的不同位置的辐射强度;根据所述辐射强度来调整所述屏蔽组件的位置,以使所述屏蔽组件阻挡所述射线。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射线防护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射线防护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射线防护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屏蔽组件上设置多个射线剂量传感器,可以采集射线在屏蔽组件的不同位置的辐射强度,根据辐射强度来调整屏蔽组件的位置,将屏蔽组件的位置调整至能够阻挡射线,实现对射线的主动跟踪防护。屏蔽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由射线吸收材料制成的屏蔽体,可以将其阻挡的射线进行吸收,避免射线扩散至环境中,从而保护他人及物体免受辐射伤害。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多个剂量传感器采集到的辐射强度来实时、动态地调整屏蔽组件的位置,实现了对射线的主动跟踪防护。射线被屏蔽组件阻挡、吸收,避免了高能射线直接照射到房间的墙体上。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无需像传统方案一样针对高能射线设置高厚度(通常为2米以上)的防护墙,而是采用满足普通低能散射线防护要求的墙体设计即可(墙体厚度可以是30厘米或更低),大大减小了墙体厚度,从而大大节省了房屋空间和建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安科锐(天津)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核安科锐(天津)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