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的判断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680.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8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胡盼盼;李锋;黄端;陈新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G06F16/29;G06K9/00;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徐琪琦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环境质量 变化 情况 判断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的判断方法及系统,涉及生态环境判断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的属性数据;步骤2,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所述属性数据进行模糊赋值;步骤3,通过遥感图像或土地利用图,得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矩阵;步骤4,基于所述转移矩阵,对模糊赋值的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生态贡献率;步骤5,根据所述生态贡献率,判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本发明能够解决由于忽视区域生态系统特点及社会需求,而导致的针对性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质量判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贯彻和执行,对于生态环境质量日益重视。目前对于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空间的辨识、识别生态源地、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健康、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生态空间的进一步划定和管理。
虽然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专利多种多样,从最开始是集中于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水文、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单一要素影响发展到了对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但目前对于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评估的研究较为薄弱,现有评估体系由于忽视区域生态系统特点及社会需求,具有较低的政策应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的判断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的属性数据;
步骤2,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所述属性数据进行模糊赋值;
步骤3,通过遥感图像或土地利用图,得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矩阵;
步骤4,基于所述转移矩阵,对模糊赋值的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生态贡献率;
步骤5,根据所述生态贡献率,判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属性数据可以对整体生态环境做评估,且通过模糊赋值等方式可以快速高效的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及适用性。
进一步,步骤1具体为:
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环境质量数据。
进一步,步骤2具体为: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生态环境质量数据进行模糊赋值。
进一步,步骤3具体为: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将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或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进行空间叠加运算,得到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矩阵,根据所述转移矩阵得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面积以及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总面积。
进一步,步骤4具体为:
对所述变化面积、所述区域总面积以及模糊赋值的结果进行计算,得到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生态贡献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的判断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的属性数据;
赋值模块,用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所述属性数据进行模糊赋值;
计算模块,用于通过遥感图像或土地利用图,得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矩阵;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转移矩阵,对模糊赋值的结果进行处理,得到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生态贡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