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计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048.8 | 申请日: | 201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博;木幡巌;中家崇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木幡计器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F1/46 | 分类号: | G01F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崔成哲;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计 装置 | ||
提供流量计测装置,其具有计测器,该计测器对供流体流动的管体的第一受压部处的第一压力与所述管体的第二受压部处的第二压力的压差进行计测,所述流量计测装置根据计测到的压差对所述流体的流量进行计算,所述管体在内部具有沿与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状部件,所述第一受压部是设置于所述柱状部件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第一测定孔,所述第二受压部是设置于所述柱状部件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第二测定孔,所述柱状部件呈关于第一平面线对称的流线形状,该第一平面与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并且穿过所述柱状部件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中心,所述第一测定孔和所述第二测定孔配置为关于所述第一平面线对称。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名称为“流量计测装置和流量计测方法”,申请日为2018年3月28日,申请号为201880032000.6(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12821)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计测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如下流量计测装置,该流量计测装置计测器,该计测器对供流体进行流动的管体的第一受压部的第一压力与所述管体的第二受压部的第二压力的压差进行计测,该流量计测装置根据计测到的压差对所述流体的流量进行计算。
背景技术
以往,针对像上述那样的流量计测装置,例如公知有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装置。该装置使用由设置于导通路的静压测定孔测定到的静压和由后液压检测管测定的后液压的压差来对流体的流量进行计测。在流体的流动中,存在层流区域、紊流区域以及在层流区域和紊流区域之间从层流区域向紊流区域进行变化的转变区域。但是,在该压差式流量计中,没有考虑像这样的流体的状况来对流量进行计算,需要使计测精度进一步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200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鉴于该以往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在紊流区域,而且在层流区域和转变区域中也能高精度地对流量进行计测的流量计测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流量计测装置的特征在于,流量计测装置具有计测器,该计测器对供流体流动的管体的第一受压部处的第一压力与所述管体的第二受压部处的第二压力的压差进行计测,该流量计测装置根据计测到的压差对所述流体的流量进行计算,所述管体在其内部具有沿与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状部件,所述第一受压部是设置于所述柱状部件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处的第一测定孔,所述第二受压部是设置于所述柱状部件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处的第二测定孔,所述柱状部件呈关于第一平面线对称的流线形状,该第一平面与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垂直,并且穿过所述柱状部件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长度的中心,所述第一测定孔和所述第二测定孔配置为关于所述第一平面线对称。在管体的内部沿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状部件呈关于第一平面线对称的流线形状,该第一平面通过沿流动方向的长度的中心,因此沿该流线形状流动的流体产生层流或紊流。而且,在柱状部件上,作为第一受压部而在流动方向的上游侧配置第一测定孔,作为第二受压部而在下游侧配置第二测定孔,该第一测定孔与该第二测定孔关于第一平面线对称。由此,柱状部件关于流体的流动方向具有双向性,因此不需要对应于流动方向而重新设定参数。由此,即使在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情况下,柱状部件引起的流体的变化(速度和压力变化等)的分布同样关于第一平面对称,因此无论流体的流动方向如何,都能够使用相同的参数组对流量进行计测。
也可以为,所述柱状部件关于第二平面线对称,该第二平面包含所述管体的中心轴线,并且与所述柱状部件的延伸方向平行。由此,柱状部件受到的流体的压力相对于第二平面左右大致均匀,提高了计测精度并且提高了柱状部件的耐久性。
也可以为,所述柱状部件具有外周面,通过下述式2和式3定义该外周面在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垂直的第三平面上投影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木幡计器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木幡计器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