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粱耐涝性的试验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016.8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栋;梁晓红;刘静;岳忠孝;王颂宇;南怀林;黄敏佳;曹雄;董凡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0322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高粱 耐涝性 试验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高粱耐涝性的试验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参考涝期预测趋势标定试验田,选定与试验田中相同的高梁试验品种,并以相同的条件以盆栽方式种植形成对照组;步骤200、记录涝害时期不同区域的涝害情况,并据此形成涝害对高梁胁迫分布图;步骤300、利用无人机按照设定规则对试验田中的高梁定量喷施褪黑素和尿素;步骤400、基于无人机定向巡航监控观测涝害并标定取样点进行取样做指标检测;本发明通过建立胁迫分布图和对照实验,在广域分布的基础上结合随机取样等方式来试验不同涝害后处理后高粱的耐涝性,从而实现了在实际试验田的基础上来验证氮肥和褪黑素对高粱耐涝性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涝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高粱耐涝性的试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易涝农田较多,由于抗涝的品种有限,对抗涝的研究不够深入,现有的种植资源抗涝性比较差,使得许多易涝土地无法保证稳产。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常被安排种在一些低洼地或者沿海滩涂地,遇到短时间的强降雨,高粱也经常受到涝害的影响。高粱虽然具有一定的耐涝性,但是不同高粱的品种之间,抗涝性又存在差异。
活性氧胁迫是涝害影响高粱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子。涝害后,高粱叶片中活性氧含量增加,叶绿体结构遭受破坏,严重影响高粱的光合作用及正常的生理进程。涝害后及时清除活性的含量,降低活性氧对高粱植株的伤害,有助于提高高粱的耐涝性。褪黑素是一种新型激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褪黑素可以有效减少植物在干旱胁迫、盐胁迫、低温胁迫等逆境胁迫下的活性氧积累,减轻活性氧对叶片的伤害。涝害后,高粱叶片活性氧含量增加,氧化胁迫加重是涝害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前期研究发现,涝害后高粱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含量都显著下降。氮素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涝害后叶片含氮量降低,导致叶绿素降解,直接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前人研究发现,涝害后增施氮肥可显著缓解涝害对植物的影响,然而,涝害后根系功能受损,造成根系吸收利用率低,而且土壤泥泞造成地面施肥的可操作性差。叶面施氮是植物补充氮肥的重要措施,叶面喷施氮肥对植物氮素的补充具有快速、方便、利用率高等特点。当前无人机的快速普及,为植物叶面施肥提供了便捷途径。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试验往往是建立是盆栽环境中的,并没有在实际的试验田中进行对比试验来验证氮肥和褪黑素对高粱耐涝性的影响,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对照试验缺乏可信度。现有技术中之所以没有在试验田中直接进行比照试验,最关键的原因即在于无法建立广域的试验环境和相应的检测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高粱耐涝性的试验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基于实际的试验田进行比对试验来验证氮肥和褪黑素对高粱耐涝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高粱耐涝性的试验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参考涝期预测趋势标定试验田,选定与试验田中相同的高梁试验品种,并以相同的条件以盆栽方式种植形成对照组,当涝害发生时转移对照组,并在涝害结束后搬回原位;
步骤200、记录涝害时期不同区域的涝害情况,并据此形成涝害对高梁胁迫分布图;
步骤300、利用无人机按照设定规则对试验田中的高梁定量喷施褪黑素和尿素;
步骤400、基于无人机定向巡航监控观测涝害并标定取样点进行取样做指标检测。
进一步地,在步骤100中,参考涝期预测趋势标定试验田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101、根据涝期预测趋势标定涝害范围区,并在所述涝害范围区内圈定试验田区;
步骤102、在所述试验田区种植相同试验品种的高粱,并将所述试验田区范围的高粱按照试验田区的高程顺序编制形成涝害序列,其中,在所述试验田区范围至少形成两组涝害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