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树镜像版本校验的方法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8984.7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33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穆超然;朱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71 | 分类号: | G06F8/71;G06F8/61;G06F9/44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树镜像 版本 校验 方法 终端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设备树镜像版本校验的方法,包括:获取主设备树镜像文件和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当主设备树镜像文件中的第一版本信息与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中的第二版本信息相匹配时,将主设备树镜像文件与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进行合并,并启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在启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之前,获取主设备树镜像文件和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中的版本信息,并对比不同镜像文件的版本信息是否匹配。当主设备树镜像文件和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的版本信息匹配时,则可以启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通过对比镜像文件中的版本信息,避免了在启动操作系统前采用不同版本的镜像文件导致的系统故障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操作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设备树(device tree,DT)镜像版本进行校验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DT是用于描述终端设备上各种硬件的数据结构。例如可以包括各个硬件的命名节点和属性。可以理解的是,硬件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上的任意一个实体装置或设备,如硬盘、鼠标、音响、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基带芯片等等。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可以使用DT来支持该终端设备使用各种不同的硬件。在一些例子中,例如安卓(android)中的Linux内核通过使用DT来支持android设备使用各种硬件。
对于不同的硬件提供商可以为自家生产的硬件提供设备树源文件(device treesource,DTS),以便在操作系统中将DTS编译(compiler)成为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使用的设备树点(device tree blob,DTB)文件。其中,DTB文件是一种二进制的文件,主要用于bootloader引导加载对应的硬件。
目前由于不同硬件设备对应的DTB版本与小内核(little kernel,LK)镜像或其它内核(kernel)镜像、系统(system)镜像的版本可能不一致,这将使得终端设备在启动操作系统之前的阶段无法正常执行,并导致终端设备无法正常启动操作系统。由于该阶段为启动操作系统之前的阶段,因此也无法通过修复(erecovery)解决。当出现上述情况时,用户的终端设备将无法开机使用,也就是俗称“变砖”。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树镜像版本校验的方法,通过在编译阶段将版本信息编译至主设备树镜像文件以及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中。当终端设备准备启动操作系统之前,则可以通过比较主设备树镜像文件以及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中的版本信息是否匹配,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正常运行操作系统,避免了因为镜像文件版本不同导致的故障。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设备树镜像版本校验的方法,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方法包括:获取预先存储的主设备树镜像文件和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其中,主设备树镜像文件包括第一版本信息,以及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包括第二版本信息;当第一版本信息与第二版本信息相匹配时,将主设备树镜像文件与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进行合并;采用合并后的主设备树镜像文件和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启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在启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之前,获取主设备树镜像文件和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中的版本信息,并对比不同镜像文件的版本信息是否匹配。当主设备树镜像文件和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的版本信息匹配时,则可以启动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通过对比镜像文件中的版本信息,避免了在启动操作系统前采用不同版本的镜像文件导致的系统故障等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获取预先存储的主设备树镜像文件和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之前,方法还包括:生成镜像版本信息;将镜像版本信息作为第一版本信息编译至主设备树镜像文件;以及,将镜像版本信息作为第二版本信息编译至叠加设备树镜像文件。本申请在编译阶段,将版本信息编译至不同的镜像文件中,以便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到镜像文件的版本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