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牙弓的活动矫正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7260.0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夏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继明 |
主分类号: | A61C7/10 | 分类号: | A61C7/10;A61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扩牙弓 活动 矫正 | ||
本发明属于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牙弓的活动矫正器,包括:牙套、支抗体和钢丝体,其中牙套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上牙套与下牙套通过粘接咬合面固定成为一体,支抗体两端嵌入牙套靠舌侧的侧壁内,钢丝体两端嵌入牙套靠颊侧的侧壁内,依靠钢丝体的回弹力带动牙套对上下颌牙弓进行扩牙弓矫正,本发明通过将上牙套与下牙套的咬合面粘接为一体,实现了上下颌牙弓同时扩牙弓,从而避免了单独对上颌牙弓或者下颌牙弓进行扩牙弓过程中容易造成上下颌牙弓牙齿咬合混乱的问题,同时活动矫正器方便安装和摘取,更有利于佩戴过程中的口腔卫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正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牙弓的活动矫正器。
背景技术
人的牙齿紧密排列成弧形,牙齿的这种弧形排列称为牙弓,各类牙齿严格有序地排列在牙弓上,以上下钳咬的阵势,把守消化道入口,同时完整的牙弓和牙齿共同撑起了面颊和口唇,使人面部显得丰满腴润。但是,有的人特别是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往往因为腭中缝骨质增长相对缓慢,牙弓长度和宽度达不到支持牙齿生长的要求,导致牙弓上的牙列拥挤,影响牙齿正常咀嚼功能和口腔消化功能的发挥,严重地还会影响到面部的正常发育,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正畸措施对牙弓进行扩张,刺激腭中缝骨质分泌,达到使牙齿排列严格紧密的要求。现行技术中,活动矫正器因其具有取带灵活、不影响美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扩牙弓正畸技术领域,这种活动矫正器包括牙套和扩张机构,牙套套在上颌或者下颌的牙弓上,扩张机构通过对牙套施加张力促使牙套带动牙弓扩张。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5913411U公布了一种牙弓扩弓器,包括至少两个牙套和支架,其中牙套分别安装于两侧的牙齿上,支架固定于相邻的牙套之间,牙套内设有金属定位钢丝体,该实用新型采用牙套与支架配合的结构,提高了牙齿矫正的可靠性,矫正效果好,利于牙齿的健康,该实用新型所述牙弓扩弓器能够按照牙弓前后需要扩大距离的大小进行调整适应的扩弓,从而解决了扩大牙弓最终结果与设计目标不一致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口腔正畸扩牙弓活动矫正器都是分别对上颌或者下颌单独进行扩牙弓,这样操作容易造成上下颌牙弓牙齿咬合面错位,直接影响牙齿正常咀嚼,甚至会造成上下颌牙齿牙冠因咬合混乱而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行扩牙弓技术中存在上下颌不能同时扩弓容易造成上下颌牙齿咬合面错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扩牙弓的活动矫正器,包括:牙套、支抗体和钢丝体,其中牙套包括用于包裹上颌牙弓牙齿的上牙套和用于包裹下颌牙弓牙齿的下牙套,上牙套与下牙套通过粘接咬合面固定成为一体,咬合面包括上下颌牙弓牙齿中的第一双尖牙咬合面、第二双尖牙咬合面、第一磨牙咬合面和第二磨牙咬合面,支抗体两端分别对称的嵌入牙套靠舌侧的两边侧壁体内,使用中,支抗体与口腔上颚抵接,以将牙套固定在口腔中,钢丝体水平对称的嵌入牙套靠颊侧的两边侧壁体内,钢丝体在水平面上呈弧形并与上颌牙弓外形相一致,使用中,钢丝体通过回弹特性带动牙套对牙弓产生向颊侧的扩张力,实现扩大牙弓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体竖直面呈正弦波波形沿水平面的弧线分布,起到增大所述牙套受力面的同时确保所述上牙套和下牙套均匀受力。
进一步的,所述咬合面包括上下颌牙弓牙齿中的第一双尖牙咬合面、第二双尖牙咬合面、第一磨牙咬合面、第二磨牙咬合面和第三磨牙咬合面。
进一步的,所述牙套利用3D技术打印的上下颌牙弓的模型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体的钢丝直径为0.3~0.8mm。
进一步的,所述支抗体为金属材料制作成Ω形,Ω形两端对称地嵌入所述牙套靠舌侧的两边侧壁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体采用具有弹性的316不锈钢钢丝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牙套采用热硫化型硅橡胶制作而成。
对比现有的扩牙弓矫正器,本发明所述矫正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继明,未经夏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