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滑石/Fe3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873.2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亮;李雄;孟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石 fe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滑石/Fe3O4/壳聚糖复合吸附剂,所述黑滑石/Fe3O4/壳聚糖复合吸附剂按如下方法制备:首先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黑滑石/Fe3O4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内核,再通过化学交联在其表面包覆壳聚糖层,得到易于分离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吸附剂。所述吸附剂为核壳结构,磁性Fe3O4纳米粒子可镶嵌在黑滑石的层状结构中,可以增强Fe3O4的稳定性,壳聚糖的包覆防止了Fe3O4纳米粒子的流失,进一步提高了吸附剂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质净化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的黑滑石/Fe3O4/壳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产生的环境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量具有生物毒性的重金属废水被排放到环境中,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传统的化学沉淀法由于简单,易操作,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是沉淀法对初始浓度较低的重金属废水的去处效率偏低,并且容易产生大量的污泥。从环保和资源回收的角度,使用吸附剂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黑滑石是一种层状粘土矿物,主要成分为Mg3(SiO10)(OH)2,与滑石具有类似的结构,由两个硅氧四面体片和一个镁氧八面体构成,由于在层状结构中含有类石墨烯的有机质,而呈现出黑色或者黑灰色。目前,黑滑石主要应用于陶瓷行业,但是对白度要求较高,需要在高温条件下煅烧去除有机质,此外,对原料的粒度也有很高的要求。黑滑石作为一种层状硅酸盐矿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同时滑石表面含有活性官能团,如Mg-O、Si-O、OH-、Si-OH等,滑石矿经破碎后,表面官能团裸露,矿物表面成分和结构失衡,出现表面活性位点,从而具有一定的吸附性。我国黑滑石储量丰富,但是利用率低,产业结构单一,作为一种天然矿物材料,开发黑滑石吸附剂具有重要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对于促进黑滑石产业的发展,提高黑滑石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高效去除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黑滑石/Fe3O4/壳聚糖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在吸附重金属离子Pb2+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吸附剂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降低了吸附剂的生产成本,改善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提高黑滑石矿物的附加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滑石/Fe3O4/壳聚糖复合物,所述黑滑石/Fe3O4/壳聚糖复合物按如下方法制备:首先在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通过化学沉淀法制备得到黑滑石/Fe3O4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内核,再通过化学交联在其表面包覆壳聚糖层,得到易于分离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吸附剂。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铲结构及水利工程用水渠清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形钢结构支撑及使用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