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分区的缺氧好氧沉淀一体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061.8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0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淑杰;但锦锋;陈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分区 缺氧 沉淀 体式 污水处理 系统 及其 搅拌 一体化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包括电机以及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联动的搅拌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曝气器,所述曝气器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搅拌器之间。通过连接杆将电机、曝气器和搅拌器联接为一体化装置,简化了这些设备的组装过程,增大了使用该一体化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内容空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本申请的垂直分区的缺氧好氧沉淀一体式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了上述搅拌曝气一体式装置,通过横跨池体的支撑梁安装所述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同时所述支撑梁也作为缺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的分隔标志物,结构简单,安装容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分区的缺氧好氧沉淀一体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生化技术的污水处理工艺,结构上大部分还是在平面方向上去实现各工艺处理单元的功能。其缺点是:⑴占地面积大;⑵污泥或混合液需要外加动力回流,能耗高;⑶工艺的污泥浓度低、活性差,因而抗冲击负荷能力弱,出水水质不稳定。另外,若采用常规曝气方式,需要风机提供气源,也需要额外建风机房,增加能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高处理效率的、节能的、垂直分区的缺氧好氧沉淀一体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是一种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包括电机以及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联动的搅拌器,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曝气器,所述曝气器设置在所述电机和所述搅拌器之间;还包括从曝气器内部的通气管道延伸出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下管口处于开放状态,所述吸气管的上管口延伸至预设的液面以外。
优选地,所述曝气器与搅拌器的距离在0.5~4m的范围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曝气器以所述连接杆为中心沿周向分布多个释放管;每个所述释放管以向上延伸的抛物线形状布设。
可选择地,所述搅拌器选用轴流式搅拌器、混流式搅拌器或径流式搅拌器。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顶部设置吊耳。
第二方面,是一种垂直分区的缺氧好氧沉淀一体式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池体,以及在所述池体内设置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
还包括横跨池体的支撑梁,所述电机和曝气器固定在所述支撑梁上方,所述搅拌器布设在所述支撑梁下方。
可选择地,所述支撑梁设有用于限定所述电机和曝气器坐落位置的限位件。
优选地,所述支撑梁与池体底部的间距为1~4m。
进一步地,还包括布设在所述池体底部的原水布水管。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从所述池体的顶部垂直延伸至底部的回流管。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池体上半部分的三相分离组件;从所述曝气器内部的通气管道延伸出的吸气管贯穿所述三相分离组件的布设区域,直至该吸气管的管口露出液面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申请具有如下优势:
(1)本申请的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通过连接杆将电机、曝气器和搅拌器联接为一体化装置,简化了这些设备的组装过程,增大了使用该一体化装置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内容空间,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本申请的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搅拌器设置在曝气器下面,使得曝气器以下的空间可以形成缺氧空间,不需要进行物理分隔;
(3)本申请的搅拌曝气一体化装置,与曝气器内部的通气管道连接的吸气管,下管口处于开放装填,上管口延伸至液面以外,当曝气器下方的搅拌器转动时,因为离心力在下管口附近形成负压,从而可以从上管口吸入空气,供曝气器生产溶气水,省略风机或风房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