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助型智能视功能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5376.0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0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泓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032 | 分类号: | A61B3/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汪发成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助 智能 功能 检测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助型智能视功能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涉及视力筛查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由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相连的智能视力筛查仪和智能遮眼板;智能视力筛查仪的外壳表面设置有高亮屏、遮眼板放置槽、红外距离传感器、二维码扫描模块、非接卡阅读器、3D结构光摄像头;智能遮眼板由上部眼部遮挡区以及下部的把手区构成。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筛查的效率以及规避了视力筛查距离不合规、答题期间作弊的情况;通过人脸识别及语音识别技术实现去人工独立运行;能够做到一个仪器上实现多项视力功能筛查,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解决传统筛查工作中数据上报不及时、数据丢失、无法存档及追溯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视力筛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助型智能视功能检测装置以及一种自助型智能视功能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视力筛查手段共分为两种,一种是纯人工方式的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人工检查,另外一种是直接通过验光仪进行屈光度检测。其中人工检查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人工成本高,最少需要两名检测人员才能在维持检测秩序的同时进行有效检测;2、耗时较长;检测结果误差严重,因传统视力表E字顺序固定不变,在检测开始前,受试者可以进行背诵,从而获得较高的测试结果,导致误差严重;3、检测项目单一,传统视力表只能进行远视力检测,色觉检测需要额外人员进行检查,无法进行散光及黄斑的初步筛查;4、数据上报不及时,数据存档及追溯困难,主管部门指导工作干预困难,检查效率低,结果不准确;而使用验光仪进行视力检查,虽然能够快速获取检查结果,但需要专业设备及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具备普适性,成本过高。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自助型智能视功能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助型智能视功能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解决了以上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自助型智能视功能检测装置,包括智能视力筛查仪和智能遮眼板;
所述智能视力筛查仪的外壳表面设置有高亮屏、遮眼板放置槽、红外距离传感器、二维码扫描模块、非接卡阅读器、3D结构光摄像头;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源开关以及控制筛查仪启动和复位的启动按钮和复位按钮;所述外壳侧部设置有第一扬声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第一控制器、第一存储模块、第一电源、语音识别模块、以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智能遮眼板由上部眼部遮挡区以及下部的把手区构成,所述遮眼板包括壳体以及卡接安装于壳体上的密封盖板;所述壳体内位于眼部遮挡区设置有电路板,位于把手区设置有第二电源,位于电路板与第二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二扬声器和咪头;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器、第二存储模块以及第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智能视力筛查仪和智能遮眼板之间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采用wifi、蓝牙、Zigbee模块或3G模块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采用锂电池;所述第一电源开关安装于第一控制器与第一电源之间;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电源开关;所述第二电源开关安装于第二控制器与第二电源之间;所述外壳上安装有与第一电源相连的第一充电口;所述把手区端部设置有与第二电源相连的第二充电口。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板上位于把手区表面开设有与扬声器相对应的透音孔。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区外表面环绕设置有防滑层。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与眼部相对应的软质材料接触层;所述软质材料接触层采用硅胶或橡胶或海绵。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板上设置有与壳体卡合相连的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后部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表面设置有用于螺栓固定安装的安装孔或吸盘或两者的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泓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泓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53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