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苯并呋喃的加氢脱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5326.2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3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宝;俞海文;张小彬;冯杰;李文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9/03 | 分类号: | B01J29/03;C10G45/06;C10G45/08;C10G4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李改平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呋喃 加氢 脱氧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适用于煤基清洁燃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二苯并呋喃的加氢脱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分子筛作为载体,并进行干燥处理;将镍源和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添加至溶剂中,得到混合液;将干燥处理后的载体加入至上述混合液中进行混合后,再经真空干燥,去除溶剂,得到干燥物;将干燥物进行焙烧处理,并经压片、筛分后,再进行还原处理,得到所述加氢脱氧催化剂。本发明通过使用金属氧化物对镍基催化剂进行有效的修饰,较低的镍负载量即可高效催化二苯并呋喃的加氢脱氧反应,具有较高的二苯并呋喃转化率及较高完全脱氧产物的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基清洁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苯并呋喃的加氢脱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但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度的能源特点决定了我国在较长时间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改变,因此我国把煤化工技术发展定为国家战略,努力推动煤制油及其化学品技术的清洁发展。
煤基粗油是指煤经过热力学反应得到组分多样的初级液体产物,主要有煤焦油、煤直接液化油、煤间接液化油。煤基粗油中的氧含量远远大于硫和氮的含量。高的含氧量会造成煤基粗油的热值低、稳定性差、腐蚀性高,从而限制了其存储和利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下游加工处理。含氧化合物以酚类和呋喃类化合物为主,经过工业提酚,剩余的含氧化合物主要是呋喃类化合物(苯并呋喃、二苯并呋喃(DBF)等)。
DBF在煤基粗油中有一定的含量,而且由于它的呋喃环在两个苯环之间,脱氧反应活性较低,比单环物质更难脱氧加氢脱氧反应过程较为复杂,研究人员不断探究不同催化剂对二苯并呋喃加氢脱氧反应的影响,深入了解反应过程,期望得到催化性能更好的催化剂,将氧原子以水的形式脱除并分离,获得更高的脱氧产物收率,推动煤基粗油的深层利用。
汪镭等人报道过关于二苯并呋喃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制备(Wang L,Li C,Jin S,etal.Hydrodeoxygenation of dibenzofuran over SBA-15 supported Pt,Pd,and Rucatalysts[J].Catalysis Letters,2014,144(5):809-816.),但是活性金属为贵金属,存在制造成本高,无法工业化的缺点。Ni基催化剂由于具有良好的加氢能力和低廉的价格,被用于DBF加氢脱氧反应(彭华伟.负载Ni金属/有序介孔SiO2-Al2O3催化二苯并呋喃加氢脱氧反应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8.)。但是Ni金属由于对产物的选择性不足,存在产物组成复杂且脱氧产物收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苯并呋喃的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苯并呋喃的加氢脱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取分子筛作为载体,并进行干燥处理;
将镍源和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添加至溶剂中,得到混合液;
将干燥处理后的载体加入至上述混合液中进行混合后,再经真空干燥,去除溶剂,得到干燥物;
将干燥物进行焙烧处理,并经压片、筛分后,再进行还原处理,得到所述加氢脱氧催化剂。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分子筛为SBA-15。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溶剂为乙醇。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镍源中的镍与金属氧化物前驱体中的金属原子的摩尔比为1:(1~5)。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镍源中的镍与载体的质量比为(1~5):(90~9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5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