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肉品种辨识方法、猪肉质谱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4444.1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5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永中;郭伟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68 | 分类号: | G01N27/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灿灿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猪肉 品种 辨识 方法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猪肉品种辨识方法、猪肉质谱检测方法及装置,猪肉品种辨识方法包括:搭建猪肉质谱检测装置,包括样品采集模块、电离模块和检测模块,样品采集模块包括样品瓶、插于样品瓶顶部的导入管和导出管,电离模块包括放电针和外罩,放电针位于外罩内,导出管的输出端穿过外罩位于外罩内,放电针位于该输出端的上方,与导该输出端的出气方向的夹角为α,外罩设有开口,检测模块包括离子阱质谱,其质谱进样口通过开口进入外罩内,使得离子阱质谱与外罩密封连接;获取不同品种的猪肉样品及其质谱数据,构建猪肉识别模型,获取待测猪肉样品的质谱数据,输入猪肉识别模型进行辨识,输出猪肉品种。本发明无需对样本进行预处理、识别准确及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类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猪肉品种辨识方法、猪肉质谱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者对膳食健康的越来越重视,也就对猪肉的品质有了更新和更严格的要求。不同品种的猪肉拥有不一样的风味,是由于不同品种的猪肉其挥发性香味物质和滋味呈味物质存在差异。其中,游离氨基酸是主要的呈味物质,当其进入人的口腔时被味觉的神经末梢感应,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滋味。目前,氨基酸的检测手段主要有GC-MS、HPLC-MS、离子交换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电子鼻及近红外光谱法等技术,通过检测不同品种猪肉之间的氨基酸成分的差异,可以将不同品种的猪肉进行鉴别分类。但目前的检测手段要么是较为复杂,需要进行样本预处理,要么是分辨率较低,不能进行准确的鉴别分类,而且只能得到鉴别结果,无法得到鉴别模型中影响猪肉的生物标识物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猪肉品种辨识方法、猪肉质谱检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猪肉品种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1、搭建猪肉质谱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样品采集模块、电离模块和检测模块,样品采集模块包括样品瓶,还包括插于样品瓶顶部的导入管和导出管,电离模块包括放电针和外罩,放电针位于外罩内,导出管的输出端穿过外罩位于外罩内,所述放电针位于导出管的输出端的上方,并且与导出管的输出端的出气方向的夹角为α,外罩设有开口,检测模块包括离子阱质谱,离子阱质谱的质谱进样口通过开口进入外罩内,使得离子阱质谱与外罩密封连接,导出管的输出端与质谱进样口的距离为L,其中α和L的值大于0;
S102、获取不同品种的猪肉样品;
S103、将猪肉样品置于样品瓶中,密封进行水浴加热,惰性载气从导入管进入样品瓶对猪肉样品进行吹扫得到气体分子,气体分子通过导出管进入外罩,电离模块中的放电针进行高压放电,产生离子,离子与气体分子进行离子-分子反应,实现气体分子的离子化,离子化的气体从质谱进样口进入离子阱质谱,离子阱质谱捕获离子化的气体,进行质谱检测,得到质谱数据;
S104、通过步骤S103分别对每个猪肉样品进行质谱检测,得到所有猪肉样品的质谱数据作为数据集,将所述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S105、使用模式识别方法构建猪肉识别模型,使用训练集对所述猪肉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猪肉识别模型;
S106、使用验证集对训练好的猪肉识别模型进行验证;
S107、当验证通过时,确定猪肉的重要生物标识物信息;
S108、获取待测猪肉样品的质谱数据,并输入验证通过后的猪肉识别模型进行辨识,输出猪肉品种。
进一步,样品瓶中的水浴温度范围为30℃~60℃,对猪肉样品进行水浴加热的时间范围为5~30min,惰性载气压力为0.5~2MPa。
进一步,放电针的电压范围为3~5kV,导出管的输出端与质谱进样口的距离L的取值范围为1~3cm,放电针与导出管的输出端的出气方向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2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4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