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32936.7 | 申请日: | 2021-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3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龙 |
| 主分类号: | A63B23/035 | 分类号: | A63B23/035;A63B23/04;A63B2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神经内科 兼具 上下 肢体 一体 训练 康复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包括固定架机构,上肢体训练机构,下肢体训练机构,固定架机构上设有上肢体训练机构和下肢体训练机构。固定架机构便于患者坐着进行上肢和下肢的康复训练,减少了对下肢施加的压力,通过调整第一升降杆的高度,实现了对上肢支撑力的训练,通过调整第二升降杆的高度,实现了对下肢体弯曲度的训练,前侧支撑组件和后侧支撑架便于对患者身体进行固定,防止患者上肢支撑不足摔倒造成二次伤害,前侧支撑组件也同时避免了患者将下肢抬高坐于承载平台上后侧支撑架上端嵌合安装控制开关,便于医护人员边操作边观察患者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中风患者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肢体经过对异常模式的校正,患者会一天天好起来,会一天天地接近于正常的运动模式,康复训练重建神经反馈通路,从而实现靠近损伤部,大脑皮质的功能组合,此外早期康复可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挽救缺血半暗带,对于脑组织重组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肢体康复训练设备一般只能针对上肢和下肢进行单一的康复训练,人员上、下肢体都需要训练时,中途需要转移,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神经内科兼具上下肢体一体的训练康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机构,上肢体训练机构,下肢体训练机构,所述固定架机构上设有上肢体训练机构和下肢体训练机构;
固定架机构,所述固定架机构包括底座,承载平台,支柱,所述承载平台通过支柱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上肢体训练机构,所述上肢体训练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杆,连接杆,防滑把手,转轴,前侧支撑组件,所述连接杆两端设有防滑把手,所述第一升降杆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支撑组件通过转轴与第一升降杆的外杆连接;
下肢体训练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2组下肢体训练机构,2组所述下肢体训练机构对称安装于支柱两侧,每组所述下肢体训练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杆,脚部固定架,脚部固定带,所述脚部固定架上设有脚部固定带,所述第二升降杆两端分别与脚部固定架和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前侧支撑组件包括前侧支撑架,前侧连接杆,所述前侧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前侧支撑架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前侧支撑架与承载平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平台上设有后侧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前侧支撑架、后侧支撑架的表面均包裹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后侧支撑架上端嵌合安装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上设有保护盖。
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患者坐于承载平台上,护理人员转动转轴上固定连接的前侧支撑架至患者身体前侧;
B、通过螺栓将前侧支撑架与承载平台固定连接,患者将脚部放置于脚部固定架上,并使用脚部固定带进行固定;
C、患者将手部握于连接杆上的防滑把手上,护理人员打开保护盖,操作控制开关,调节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的高度,训练患者上肢支撑力和下肢体弯曲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⑴本发明采用的固定架机构,便于患者坐着进行上肢和下肢的康复训练,减少了对下肢施加的压力。
⑵本发明采用的上肢体训练机构,通过调整第一升降杆的高度,实现了对上肢支撑力的训练。
⑶本发明采用的下肢体训练机构,通过调整第二升降杆的高度,实现了对下肢体弯曲度的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龙,未经张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