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2366.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6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贾晔;王敬瑞;王青;许红坤;张永波;蒋旭雄;田祥;凡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E03F5/10;E03F5/04;E02B3/1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毛毛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法赤泥 堆场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布置方法,干法赤泥堆场包括沿其场址周边堆筑的一圈初期坝,初期坝内用中间分隔坝将其分为数个分区,在各个分区的交界处相应于每个分区设置拦挡坝,所述的拦挡坝与交界处分隔坝围成数个小调洪池;小调洪池与其相应分区的相邻分区之间通过设置在分隔坝上的涵管连接。本发明的排洪系统布置在各分区结合部位附近,赤泥堆场运行过程中,当遇连日降雨时,可将降雨产生的污水引至相邻未使用区域内,利用相邻分区当污水调节池贮存污水,使用中的分区产生的污水通过铝厂回水利用或处理后达标排放。该方法可以使在用的堆场内不积水,极大地增加了污水贮存场所的容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赤泥干法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用含铝的矿物原料制取氧化铝或氢氧化铝后所产生的废渣,除少量可以综合利用外,均需修建专门的赤泥堆场来堆放赤泥。
赤泥堆场为用以贮存氧化铝或氢氧化铝企业(以下简称铝厂)生产过程中排出赤泥的场所。
赤泥的处置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方式。一般认为,进入堆场的赤泥浆含水率在47%以上为湿法,小于47%为干法。干法又分为浆体干法和滤饼干法。湿法堆场和浆体干法堆场通常有大量盈余水量积存在堆场内,使堆场的浸润线不断升高,坝体的安全隐患和环保上的泄漏风险较大,加上水分占用堆场库容较多,降低了容积利用率,所以湿法堆场和浆体干法堆场已逐渐被滤饼干法堆场代替,近年来新建赤泥堆场大多采用滤饼干法赤泥堆存的方式。
滤饼干法堆存工艺为将赤泥浆用过滤机过滤为含水率小于液限(0.75)的滤饼,再用胶带输送机或汽车将滤饼运送至赤泥堆场,并在堆场进行摊铺、晾晒、碾压、筑坝作业的赤泥堆存工艺。干法赤泥堆场需要较大的摊铺、晾晒面积,滤饼在堆场进行干燥固结,分离出的水分(赤泥附液)返回铝厂,赤泥呈固态堆放在赤泥堆场。
滤饼干法赤泥堆场的场址,根据铝厂周边地形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状况,可以大致分为坡地型、山谷型、平地型和盆地型四类。坡地型的场址为一斜坡面,坡底与坡顶高度落差较大,需两面或三面筑坝,在黄土地区和丘陵地区较常见;山谷型的场址为一沟谷,沟底坡度相对较大,一般汇水范围也较大,筑坝工程量较小,在山地较常见;平地型一般位于平原或滨海位置,场地较平坦,需四面筑坝,筑坝工程量较大;盆地型一般为天然或人工的坑,筑坝工程量小或没有,汇水面积也较小,这种场址较难遇见。
在采用滤饼干法堆存的赤泥堆场中,以平地型堆场较为常见,因为平地型场址容易满足干法赤泥堆场对晾晒面积的需求,又可以减少场外雨水汇入堆场;再者国际上的铝土矿资源较丰富的为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几内亚等国家,国内或国外铝厂的铝土矿大多通过船运至码头,赤泥堆场也就近建在码头附近或周边较平坦的位置。
平地型干法赤泥堆场需在周边堆筑一圈初期坝,用中间隔坝将堆场分为若干分区,每个分区均整平为四面高、中间低的形状,再在分区四面布料,中间排水,分区四周同步上升,堆满后再构筑子坝继续堆存。
采用这种运行工艺的平地型干法赤泥堆场,会面临以下问题:当赤泥滩面标高超过初期坝顶时,由于场内赤泥堆积的坡度较缓(一般1%~2%),在使用的分区的调洪库容较少,遇连续降雨时,雨水降落在使用中的堆场后呈碱性,是不允许直接外排的,而铝厂回水利用量或污水处理站处理量是一定的,这就造成污水过多只能存在堆场内,占用堆场的调洪库容,过多的雨水有从堆积坝顶外溢危及坝体安全并污染环境的风险;二是堆场内存水使赤泥难以干燥固结,后期加筑子坝时会面临子坝坝基软弱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金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