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反应器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1901.1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8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平;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培养 管道 生物膜 反应器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主体为两个上下叠放的圆柱筒,上层圆柱筒有一个截面圆心处打孔的顶盖,打孔处刚好允许回流管路进入;连接上下圆柱筒的中间层为经过打孔处理的隔板,隔板上的孔洞允许管道刚好穿过并被固定住;隔板上分别固定有六个小圆柱和1个中央大圆柱;6个小圆柱的底面圆心分别与隔板的6个孔洞截面圆心重合,中央大圆柱的底面圆心与上层圆筒的底面圆心重合;上层圆筒的高度高于中央大圆柱的高度,中央大圆柱的高度高于6个小圆柱的高度,小圆柱的高度高于设置于小圆柱内管道的高度;下层圆筒内安装有一台调节流量的潜水泵,把下层圆筒内的液体通过回流管路泵回上层圆筒的中央大圆柱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6个小圆柱高度一致,与中央大圆柱的距离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DN32管道。
4.一种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反应器,将培养基加入反应装置的下层圆筒,加入自来水,水位没过潜水泵;
(2)开启潜水泵,反应溶液先经过潜水泵,输送到上层圆筒的中央大圆柱,水满后液体从中央大圆柱溢流出来,进入上层圆筒,后又溢流进入6个小圆柱,最后再溢流进入小圆柱内竖放的管道,在管道内壁形成空心的贴壁水流,并从孔洞通过重力自流,进入下层圆筒中,如此循环往复;
(3)定期更换自来水和培养基;
(4)管道内壁逐渐产生生物膜并趋于稳定,最终内壁定殖生物膜的管子成形;
(5)应用这根管子在反应器里面,模拟流水动态场景,研究外加污染物、微生物种群的变化;或者,单独用作微生物的容器;更换新管道,继续产出新的“包含原位生物膜”的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设定时间间隔交替开关潜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定期更换自来水和培养基具体操作方法为:前1星期,每隔1天换1次液体培养基;第2个星期,每隔3天换1培养基;两个星期以后,同样每隔3天换一次培养基,但培养基营养逐次减半;1个月后,每隔3天只需要更换自来水,不需要添加任何营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换水时,利用虹吸管排空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位培养管道生物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器放置于暗箱中避光,或者外壁包裹锡箔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19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智能马桶
- 下一篇:一种潜水水泵用电机冷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