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厚膜静电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9990.6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赵万民;马东荣;胡忍妮;赵翔;刘祥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万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7106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厚膜 静电 涂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厚膜静电涂料,该特厚膜静电涂料主要由:甲组份、乙组份、成膜物、颜料、助剂以及稀释剂混合而成,所述甲组份与乙组份的重量比为2‑5:10;本发明的特厚膜静电涂料提高导电涂料的固体含量由50%提高到70%,粘度涂‑4杯由15~25s提高到40~70s,增强正负电荷彼此吸引力,提高涂膜厚度使涂膜厚度提高到100~140μm,使喷涂4~5遍才能达到的厚度现在采用一次喷涂就达到了规定的厚度,开辟了我国用混气喷涂机器人一次喷涂120μm厚度涂膜的先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涂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特厚膜静电涂料。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容器外壳喷漆中所运用的涂料,通过手工喷枪喷涂一次厚度仅为20多μm,通过机器人喷涂一次厚度30多μm,而电容器外壳涂膜厚度要求达到120μm,需要生产线多次对电容器外壳进行4-5遍的底漆与面漆的喷涂,造成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早期的电容器表面喷漆由人工完成,涂料的厚度,附着力,表面平整度均难保证,2000年后开始采用机器人喷涂生产线,用旋杯式喷涂,技术有突破式进展,但是涂膜厚度还局限在30~50μm之间,不能一次喷涂达到120μm的要求,且涂料喷涂时涂沫飞溅严重,不利于工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厚膜静电涂料,解决了电容器外壳涂膜厚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特厚膜静电涂料,该特厚膜静电涂料主要由:甲组份、乙组份、成膜物、颜料、助剂以及稀释剂混合而成,所述甲组份与乙组份的重量比为2-5:10。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甲组份主要由:第一树脂与酯类溶剂或酮类溶剂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树脂为:HDI聚异氰酸酯。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树脂的重量百分比为:50-60%所述酯类溶剂或酮类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0-50%。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乙组份主要由:钛白粉、炭黑、铁红、中铬黄、改性沉淀硫酸钡、滑石粉、分散剂、消泡剂、导电剂、流变剂以及第二树脂混合而成。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乙组份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第二树脂 38~48%,钛白粉20~30%,炭黑0.02~0.06%,铁红0.05~0.10%,中铬黄 0.09~0.12%,改性沉淀硫酸钡16~20%,滑石粉9~13%,分散剂0.7~1.0%,消泡剂0.3~0.7%,导电剂1~2.5%,流变剂1~2.5%。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树脂为:羟基丙烯酸树脂。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稀释剂主要由:二甲苯、CAC、丁酯以及环己酮混合而成,所述二甲苯、CAC、丁酯与环己酮的重量比为4: 3: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特厚膜静电涂料提高导电涂料的固体含量由50%提高到70%,粘度涂-4杯由15~25s提高到40~70s,增强正负电荷彼此吸引力,提高涂膜厚度,加上采用混气喷涂技术,把旋杯式喷嘴改成混气喷嘴,采用空气辅助喷涂,即空气两次加压喷涂,使涂膜厚度进一步提高到100~140μm,使喷涂4~5遍才能达到的厚度现在采用一次喷涂就达到了规定的厚度,开辟了我国用混气喷涂机器人一次喷涂120μm厚度涂膜的先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万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万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