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稀薄膜成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9675.3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9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红燕 |
主分类号: | C01B32/194 | 分类号: | C01B32/1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稀薄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稀薄膜成型机,其结构包括固定框、热压装置、控制器、机体、承接板,热压装置活动卡合于固定框中部,控制器嵌固连接于机体右侧上方,承接板铆合连接于机体上端中部,承接板位于热压装置正下方,通过摆动组件,在热压板下降与承接板相贴合时,其挤压块会接触到承接板边缘,随着距离不断靠近,其挤压块会不断挤压膨胀块促使其膨胀顶出,控制弹性环产生形变,在弹性环形变时会顶到顶出板使得向外延伸时顶于摆动组件下端,控制其向缩进框摆动缩进,而当热压结束后离开承接板时,未受挤压的膨胀块还原,摆动组件会摆出接触到热压板表面,从而将粘附在板上的石墨烯材料刮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石墨稀薄膜成型机。
背景技术
石墨烯薄膜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新材料,将石墨烯的胶状悬浮液放入设备的凹槽内,在利用热压板对石墨烯的胶状悬浮液进行热压成型,制成所需薄膜。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当成型机对石墨烯材料进行热压加工时,由于其石墨烯所热压的胶状悬浮液具有一定的吸附性,以至于在挤压过程中会有部分粘黏在挤压板面上,而在不断热压后其粘黏层加厚,会在板面上形成凸块,导致在进行下一次热压时,其形成的凸块会与石墨烯薄膜发生挤压,促使其表面发生磨损。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石墨稀薄膜成型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石墨稀薄膜成型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其结构包括固定框、热压装置、控制器、机体、承接板,所述热压装置活动卡合于固定框中部,所述控制器嵌固连接于机体右侧上方,所述承接板铆合连接于机体上端中部,所述承接板位于热压装置正下方;所述热压装置由支撑管、控制柱、热压层、分隔板组成,所述支撑管嵌固连接于分隔板上端左右两侧,所述控制柱活动卡合于分隔板中部,所述热压层铆合连接于分隔板下端。
其中,所述热压层由隔空槽、嵌入板、刮除装置组成,所述隔空槽与嵌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刮除装置活动卡合于嵌入板下端,所述刮除装置水平贴合在嵌入板下端,与热压板相连接。
其中,所述刮除装置由缩进框、摆动组件、热压板、接触件组成,所述缩进框铆合连接于热压板左右两侧,所述摆动组件活动卡合于缩进框内侧,所述摆动组件与接触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缩进框呈长条状对称分布,且在内侧预留有足够的空间。
其中,所述接触件由顶出板、挤压组件、连接环组成,所述顶出板嵌固连接于挤压组件外侧,所述连接环活动卡合于挤压组件后侧,所述顶出板呈条状与挤压组件相连接,且表面较为坚硬。
其中,所述挤压组件由弹性环、膨胀块、挤压块、连接轴组成,所述膨胀块位于弹性环内侧,所述膨胀块活动卡合于挤压块后侧,所述连接轴铆合连接于挤压块内侧中部,所述膨胀块呈扇形设有五个环绕于挤压块后侧。
其中,所述摆动组件由收集装置、嵌固板、环形块、侧板组成,所述收集装置嵌固连接于侧板之间,所述嵌固板与侧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环形块贴合连接于嵌固板上端,所述环形块呈半圆状安装于嵌固板上端,同时表面包裹有橡胶层。
其中,所述收集装置由刮除块、下落框、收纳框、挡板组成,所述刮除块对称安装于下落框上方左右两侧,所述收纳框与下落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挡板嵌固连接于下落框内侧左右两端,所述挡板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且表面较为光滑。
其中,所述刮除块由镂空板、凸块、排出层组成,所述排出层嵌固连接于镂空板右下端,所述凸块活动卡合于镂空板右侧,所述排出层与镂空板相连接,且连接端面为镂空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红燕,未经黄红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立式的艺术品展示架
- 下一篇:用于制备超级电容的活性炭石墨烯改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