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水质在线监测的流体塑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9371.7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超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质 在线 监测 流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水质在线监测的流体塑形装置,属于污水监测技术领域,通过塑形嘴进口管,所述塑形嘴进口管包括:第一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内部具有第一腔体;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末端连接;第三过渡段,所述第三过渡段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末端连接;第四过渡段,所述第四过渡段与所述第三过渡段的末端连接;塑形嘴出口管,所述塑形嘴进口管与所述塑形嘴出口管连接;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塑形嘴出口管远离所述进口管的一端;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塑形嘴出口管远离所述进口管的一端,达到了提高监测的快捷性、准确度和监测效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水质在线监测的流体塑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废水大量排放、生活垃圾污染水源、湖泊水质富营养化等问题日趋严峻。由于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道水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自净化系统功能退化,严重影响环境安全。
因此,水生态的治理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发展与进步,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污水监测装置,需要用玻璃试管或者容器直接承载监测样品,玻璃试管内壁很容易留下监测样品的残渍,会对下一次的监测带来很大的干扰,为了防止样品污染玻璃试管或容器,需要对它们进行频繁的更换,一方面使得监测成本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不同品种的样品监测是不连续的,导致监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水质在线监测的流体塑形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水监测装置监测效率低、监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监测的快捷性,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监测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水质在线监测的流体塑形装置,包括:塑形嘴进口管,所述塑形嘴进口管包括:第一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的内部具有第一腔体,其中,所述第一腔体的进口处具有第一形状,所述第一腔体的末端具有第二形状;第二过渡段,且所述第二过渡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末端连接,且所述第二过渡段的内部具有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二腔体的末端具有第三形状;第三过渡段,所述第三过渡段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末端连接,且所述第三过渡段的内部具有第三腔体,其中,所述第三腔体的末端具有第四形状;第四过渡段,所述第四过渡段与所述第三过渡段的末端连接,且所述第四过渡段的内部具有第四腔体,其中,所述第四腔体的末端具有第五形状;其中,所述第一形状、第二形状、第三形状、第四形状、第五形状各不相同;塑形嘴出口管,所述塑形嘴进口管与所述塑形嘴出口管连接,且所述塑形嘴进口管与所述塑形嘴出口管具有同一中心轴线;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塑形嘴出口管远离所述进口管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塑形嘴出口管的第一侧;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塑形嘴出口管远离所述进口管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塑形嘴出口管的第二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的截面形状自出口处向末端、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形状自与所述第一过渡段的连接处向所述第二过渡段的末端、所述第三腔体的截面形状自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连接处向所述第三过渡段的末端、所述第四腔体的截面形状自与所述第三过渡段的连接处向所述第四过渡段的末端均呈逐渐减小趋势。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渡段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连接处、所述第三过渡段与所述第二过渡段的连接处、所述第四过渡段与所述第三过渡段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外侧与所述塑形嘴出口管的第一侧的外壁相平齐,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外侧与所述塑形嘴出口管的第二侧的外壁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塑形嘴出口管的内部具有第五腔体,且所述第五腔体的截面形状为第六形状。
优选的,所述第六形状与所述第五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渡段具有第一长度,所述第二过渡段具有第二长度,所述第三过渡段具有第三长度,所述第四过渡段具有第四长度,其中,所述第一长度,和/或,所述第二长度,和/或,所述第三长度,和/或,所述第四长度相同或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超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超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3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