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星敏视场保护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9259.3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洪振强;吕旺;王赟;李迎杰;施伟璜;彭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24 | 分类号: | G01C21/24;G01C21/02;G05D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视场 保护 卫星 姿态 导引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星敏视场保护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卫星轨道高度和星敏视场保护角确定星敏光轴矢量在卫星本体系中的朝向;建立光照区对日定向导引参考系,保证星敏全程不受太阳或地球的干扰,同时维持卫星三轴稳定对日定向,卫星按照导引律绕对日轴慢旋;建立阴影区导引参考系,保证星敏不受地球的干扰,维持卫星三轴稳定控制,同时保证出地影即对日定向,确保能源。该方法可以避免星敏在轨受太阳或地球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姿态动力学与控制,具体地,涉及用于星敏视场保护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星敏感器技术和飞轮技术的长足发展,三轴稳定姿态控制逐渐成为小卫星的主流控制方法。针对低轨(约500km)低倾角(60°)小卫星,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不配置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在轨运行期间通过整星姿态控制保证太阳电池阵法向对日。
为了实现卫星三轴姿态的测量,要求保证在轨全程星敏视场内无干扰光源。根据当前的星敏设计水平,视场内进月球依然可以输出测量信息,因此主要考虑太阳光和地球反射光及地气光的影响。要求当卫星仅配置一台星敏,在轨正常运行期间,全轨任意时刻星敏感器可用;卫星在轨正常待机期间,在光照区保证对日定向,在阴影区保证星敏可用,同时光照区和阴影区的控制参考系切换过渡平稳。
公开号为CN10429675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星敏构型布局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明确星敏感器光轴与太阳光、地气光及星体物间的最小夹角;步骤二:创建布局设计模型;步骤三:在卫星立体模型中创建每个星敏感器的太阳光抑制角锥、地气光抑制角锥和星体物抑制角锥;步骤四:在卫星模型上实时调整每个星敏感器的布局;步骤五:将两两星敏感器光轴间夹角在2θs-180度之间调整,使该夹角大于太阳光抑制角的两倍;步骤六:旋转星敏感器使恒星相对运动均匀分配到与每个星敏感器光轴垂直的两个坐标轴上。但未涉及如何保证配置单星敏的低轨低倾角小卫星的星敏视场长期不受空间光源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星敏视场保护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面向低轨低倾角卫星,提出一种保证星敏视场整轨可用的姿态导引方法,同时可保证光照区的能源,进出阴影区的平滑过渡,以及地影区星敏可用。为低轨低倾角小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具体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星敏视场保护的卫星姿态导引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卫星轨道高度和星敏视场保护角确定星敏光轴矢量在卫星本体系中的朝向,以此划分光照区以及阴影区;
步骤S2:根据步骤S1所划分得到的日照区,建立光照区对日定向导引参考系;
步骤S3:根据步骤S1所划分得到的阴影区,建立阴影区导引参考系;
步骤S4:星敏根据步骤S2得到的光照区对日定向导引参考系以及步骤S3所得的阴影区导引参考系引导卫星姿态调整。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国,所述星敏光轴矢量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星敏光轴与卫星指地轴的夹角应>[90+(θE-θ)+5]°;
星敏光轴与卫星对日轴的夹角应>(θs+5)°。
其中,θE表征为地气光保护角,θs表征为强光保护角。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卫星轨道高度和星敏视场保护角确定星敏光轴矢量在卫星本体系中的朝向,步骤如下:
星敏感器视场保护角一般包括强光保护角和地气光保护角,设强光保护角为θs、设地气光保护角为θ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2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