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值守过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8387.6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欢;陆剑;李伟;梁硕;周伟明;张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G06K9/00;G06T7/246;G06N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473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计算机 视觉 无人 值守 过磅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值守过磅系统,涉及过磅技术领域。该无人值守过磅系统的应用,简化了工作流程,不需要专人轮班值守,减少了过磅所需的用人成本;系统全自动称重,不受工作环境、时间、用人的影响,减少了每辆车的称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嵌入式andro i d设备代替台式机,工控盒代替机房,节省空间的同时降低了对系统部署的要求;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代替传感器,物联网技术代替串口通信,降低了系统安装和调试的工作量,减少了硬件设备数和布线材料,降低了成本;在云保存过磅数据,方便与其他系统整合和消除信息化死角。采用物联网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磅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值守过磅系统。
背景技术
地磅,英文为truck scales,也被称为汽车衡,设置在地面上的大磅秤,通常用来称卡车的载货吨数。是厂矿、商家等用于大宗货物计量的主要称重设备。地磅按秤体结构可分为:工字钢地磅、T型梁地磅、L梁钢地磅、U型钢地磅、槽钢地磅、钢筋混凝土地磅;按传感器类型可分为数字式地磅、模拟式地磅。
目前广泛使用的无人值守的过磅系统,通过传感器取代人的判断,从而实现无人操作。工作时无需工作人员管理,系统自动进行称重工作。无人值守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发卡:系统管理员先根据卡号填写相应的信息,如驾驶员姓名、车号、货名等,然后发卡,并将该信息输入到系统中。(2)自动称重:带有射频卡的汽车开近秤台后,电脑检测到汽车的到来,在验证其为有效卡后,栏杆机自动开启,允许汽车开上秤台;汽车开上秤台后,光幕检测到收尾信号,拦道器自动放下,禁止下一辆车开上秤台;车辆停稳后,电脑记录下车辆的重量,同时抓拍到车辆的图像存入电脑,作为以后复察的依据;如果接有打印机,则打印出磅单,此时出口栏杆机抬起,让已过磅的车辆通过;出口栏杆机落下,一次称重完毕。
该系统的问题:系统的安装比较耗时,需要将各个传感器通过串口连接到电脑,布线复杂,施工时间长,并且后期的维护比较麻烦;需要现场有固定的房间来放置电脑和控制柜,占用空间大。需要额外的发卡操作,且卡的管理繁琐。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值守过磅系统,解决了过磅系统效率低,安装复杂,系统不易维护和系统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值守过磅系统,包括称重数据采集模块、车辆运动跟踪模块、车牌识别模块、计算机主控模块四大子系统,称重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车辆称重平台上的实时称重数据;车辆运动跟踪模块负责采集车辆通过地磅的状态信息,包括车辆的运动状态和位置;车牌识别模块负责车辆的车牌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计算机主控模块,负责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和数据的上传到云。
优选的,所述称重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称重平台上的数据,然后通过Mqtt协议发布到物联网平台,计算机主控模块会订阅该消息,从而获得重量数据。其主要组成部分有称重传感器和物联网芯片。称重传感器是把测重平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比例的数字信号输出,做为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部件。
优选的,所述车辆运动跟踪模块负责采集车辆通过地磅的状态信息,包括车辆的运动状态和位置,并将该信息传递给计算机主控模块,便计算机主控模块进行后续的工作,跟踪模块和计算机主控模块都部署在安装了android系统的嵌入式设备上,它利用设备自带的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的对象检测算法来确定车辆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车牌识别功能模块负责保存车牌图片并识别车牌,车牌识别功能模块和物联网平台都部署在一个树莓派设备上,当车辆上磅并停稳后,根据车辆的运动的方向,从2个wifi摄像头中的一个获取车牌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识别出车牌,并将该信息传递给计算机主控模块,便计算机主控模块进行后续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高压射频采样器件
- 下一篇:一种硬脆性泥页岩裂缝开启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