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辊式板带破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8228.6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东;任乐琦;王长巍;张举;赵红阳;张万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45/06 | 分类号: | B21B45/06;B21B45/02 |
代理公司: | 鞍山顺程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6 | 代理人: | 陈晴梅 |
地址: | 11422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辊式板带破鳞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到金属板带的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辊式板带破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底座、张力辊一、张力辊二和清洁辊,张力辊一和张力辊二平行设置于机架中,张力辊一和张力辊二各自经张力辊减速机和张力辊电机相连接,金属板带沿张力辊一和张力辊二表面形成“之”字形路线;清洁辊在张力辊一和/或张力辊二的包角弧段外侧呈行星状分布,所述清洁辊的两端与机架之间通过轴承座相连接,所述轴承座与机架之间通过螺杆调节机构相连接,所述清洁辊的一端依次与联轴器、减速机和清洁辊电机相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是:1)对金属板带表面氧化层施加拉、压、剪应力组合,有效去除板带表面氧化层;2)降低废液排放减少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金属板带的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辊式板带破鳞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板带表面除鳞技术(即去除表面氧化层)是精加工之前的一道必不可缺的工序,表面清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金属表面质量及后续加工产品表面质量。传统的金属板带表面处理主要是酸洗,但酸洗工序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为了适应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金属制造工业应采取更加环保的绿色化生产工艺。绿色化是未来金属工业生产的一大趋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消除或减少酸排放、用物理方式替代或部分替代化学酸洗,以更经济的方式提升金属板带表面质量的装置以适应自动化程度高、除锈速度快、表面处理均匀的现代工业发展要求。
目前国内外在无酸除鳞技术的研究中,热轧过程中常用的除鳞方法有水射流除鳞技术、拉矫机除鳞技术、抛丸机除鳞技术、磨料水射流除鳞技术、等离子除鳞技术、激光除锈技术等。其中水射流除鳞技术是通过高压泵给水加压,通过管路和喷嘴后喷向板带表面,优点是绿色无污染,缺点是单个喷嘴处理面积小,处理速度慢,需要的压力等级高,能耗大;拉矫机除鳞技术是通过矫直辊的拉矫,使金属板带表面受到反复的拉压应力,并利用金属氧化层与基体金属的塑性不同,使表面鳞层出现断裂,甚至脱落。但这种方法除鳞效果差,表面处理不均匀,只能作为除鳞的预处理过程;抛丸机除鳞技术是借助抛丸器叶片的推力和离心力带动抛丸,打击金属表面破坏氧化层。优点是处理能力效果明显,缺点是能耗较高,处理过程中金属产生明显的变形,且存在大量的粉尘污染。磨料水射流除鳞技术是对水射流除鳞工艺的改进,将水与磨料的混合浆液高速喷向金属表面,将表面氧化层去除。优点是绿色无污染,除鳞效果明显,缺点是单个喷嘴处理面积小,处理速度慢,且喷嘴的寿命低。
申请号为201610073660.1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冷轧板带无酸除鳞系统及除鳞方法,通过拉矫、抛丸、水射流三组单元协同工作,对板带表面氧化层拉裂、打击和水射流除鳞。其优点是不使用酸洗,水与抛丸均可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水资源,但在钢板淬火冷却前,对钢板温度有要求,采取大量高压水喷射的方式去除氧化层会大大影响钢板温度,进而影响后续淬火质量。
申请号为201710478245.9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特厚钢板淬火氧化层去除装置。利用工作辊的压力可将钢板表面的氧化层碾碎使其脱落,吹扫机构将脱落的氧化层吹掉,达到有效去除氧化层的作用,无需大量高压水喷射,对钢板的温度影响较小,进而提高后续淬火质量。但该装置适用于特厚钢板。对于普通的板板带无法碾碎其表面的氧化层。
目前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0.5~10mm厚度范围内金属板带的除鳞装置,能在板带在轧制过程中对其表面进行高效除磷,去除氧化层,减少酸的用量,响应绿色环保的号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辊式板带破鳞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在现有轧制生产线中张力辊辊面上加装行星清洁辊,清洁辊压在张力辊表面的金属板带上,清洁辊相对金属板带在横向和纵向产生速度差,多个行星清洁辊对金属板带产生由剪切应力、压应力和拉应力组合的作用力,表面的氧化层脱落,从而实现在减少酸洗的用酸量的前提下,达到绿色化生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扎夹
- 下一篇:一种基于BAS-BP的桩基水平承载力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