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捕捞笼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175.6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3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宝奎 |
主分类号: | A01K69/08 | 分类号: | A01K6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马婷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捕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捕捞笼,包括支撑骨架以及设置于支撑骨架之间的笼网;支撑骨架包括浮漂支撑组件以及对称设置于浮漂支撑组件两侧的笼骨架,笼骨架通过笼网与浮漂支撑组件连接;浮漂支撑组件包括浮漂支撑杆以及支撑架配重钢筋,浮漂支撑杆设置于支撑架配重钢筋的上方,浮漂支撑杆的下侧设置有漏斗状防逃板;笼骨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封笼口组件,支撑组件通过网面与封笼口组件连接,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架以及下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于下支撑架的两端连接形成半圆型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由原来高强度高风险的甲板作业,变为室内安全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海捕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深海捕捞笼。
背景技术
现有捕捞笼笼体笨重、安全性差、难以操作,并且不能够进行连续作业,效率低下。以上问题导致了深海捕捞成本过高,人员伤亡事故频发。
因此上述反映的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海捕捞笼,以解决现有捕捞笼体笨重、安全性查、难以操作,并且不能够连续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海捕捞笼,包括支撑骨架以及设置于支撑骨架之间的笼网;
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浮漂支撑组件以及对称设置于浮漂支撑组件两侧的笼骨架,所述笼骨架通过笼网与浮漂支撑组件连接;
所述浮漂支撑组件包括浮漂支撑杆以及支撑架配重钢筋,所述浮漂支撑杆设置于支撑架配重钢筋的上方,所述浮漂支撑杆的下侧设置有漏斗状防逃板,所述漏斗状防逃板的侧面与笼网连接,所述漏斗状防逃板顶面的中间设置有进口;
所述笼骨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封笼口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通过网面与封笼口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上支撑架以及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于下支撑架的两端连接形成半圆型结构,所述上支撑架与笼网连接处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进出水孔,所述上支撑架内设置有漂浮空腔,所述上支撑架的顶面设置有牵笼绳。
作为改进,所述上支撑架与进出水孔的同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网纲孔,所述下支撑架与进出水孔的同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网纲孔,所述下支撑架与进出水孔的同一侧对称设置有封笼孔,所述封笼口组件组件包括封笼绳、网纲绳、封笼网以及侧网,所述网纲绳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网纲孔以及第二网纲孔,所述封笼网的上侧与上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侧网设置于网纲绳与支撑组件之间,所述封笼绳的两端穿过封笼孔后围绕网纲绳形成封闭环形,所述封笼绳与封笼网的下侧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下支撑架内设置有配重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由原来高强度高风险的甲板作业,变为室内安全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深海捕捞笼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深海捕捞笼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深海捕捞笼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深海捕捞笼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深海捕捞笼的A-A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深海捕捞笼的B-B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深海捕捞笼的网纲绳侧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宝奎,未经陈宝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