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4483.3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驰;杨泽民;付金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检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安检方法,用于安检系统检查旅客行李,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方法包括:
绑定步骤:将旅客的身份信息和置物结构的标识信息进行绑定;
放行步骤:完成绑定后,允许将所述置物结构运输至安检区以对所述置物结构内的行李进行安检;
运输步骤:将取出行李之后的所述置物结构运输至指定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检系统包括回框装置,所述回框装置包括主体、容纳部、设置于所述容纳部底部的第一运输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顶部的入框口、设置于所述主体侧部的出框口,其中所述容纳部分别与所述入框口和所述出框口相连通;所述运输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置物结构内是否放置有物品;
若未放置物品,则将所述置物结构运输至所述入框口,
所述置物结构经所述入框口进入所述容纳部,且所述置物结构能够在所述容纳部内进行堆叠;
对堆叠在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置物结构进行分离以使所述置物结构能够逐个沿第一方向下降至所述第一运输部上;
所述第一运输部沿第二方向将所述置物结构由所述出框口输出,且所述第一运输部将所述置物结构运输至所述指定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置物结构相抵,以限制所述置物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抵的置物结构能够堆叠一个以上的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置物结构;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置物结构相分离,以使置物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置物结构相抵,以限制置物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和从所述入框口放入的置物结构相分离,以使一个置物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运动至由所述第一运输部承载;
所述置物结构经所述入框口进入所述容纳部,且所述置物结构能够在所述容纳部内进行堆叠;对堆叠在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置物结构进行分离以使所述置物结构能够逐个沿第一方向下降至所述第一运输部上包括:
S101: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2: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3: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四位置;
S104: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5: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S106:控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限位部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检方法,其特征在于,重复上述S103至S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范德兰德物流自动化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44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