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村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4121.4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4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峰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04;F23G5/44;F23G5/46;F23G5/5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雪华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村 固体废物 无害化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村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一级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可上下分离的底板;粉碎装置;焚烧装置,其设置在箱体下方;其包括炉体,炉体内设置呈螺旋状盘设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的尾端处设置多个镂空网板;进气管;排气管;烘烤装置,其设置在焚烧装置的上方;其包括主转盘结构,主转盘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圆形板体和中间的子板体;立杆;气道,其设置在两圆形板体之间,并分别与两侧的立杆相通;气道内设置多组气体净化层;圆形板体之间设置多个位于气道之间的烘烤箱;智能感应控制系统。本发明将农村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同时,与农村实际生活烘烤作业所需相结合,实现对农村生产生活的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村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建设生态化、环保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农村环境建设重要成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工作,被新农建工作重视起来。但是,就现阶段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来看,仍存在堆积严重、乱堆乱放、分类不规范等问题,其中,秸秆的问题尤其突出,因生产种植的需要,大量秸秆的处理都以个体焚烧以及直接堆砌田间的方式解决,但个体焚烧使得有害气体直接排出污染环境,堆砌田间也不利于秸秆的有效利用,现今农村秸秆后续的处理方式不仅影响了农村环境,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再有就是农民生活的堆放也严重影响街道的卫生环境。提出一种不仅可有效处理秸秆以及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保护环境以及提高秸秆和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同时还能将秸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农村生活所需想结合,优化环境的同时,还能优化农村生产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农村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将农村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同时,与农村实际生活烘烤作业所需相结合,实现对农村生产生活的优化。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农村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
一级垃圾处理装置,其包括部分位于地面以下的圆筒状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高于地面10-30厘米;所述箱体顶端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可升降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均匀分布多个投放口,所述投放口处设置第一封板;所述箱体内设置可上下分离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与所述箱体适配的锥型接料筒;粉碎装置,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所述第一盖板的底端;驱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的顶端,以驱动所述粉碎装置转动。
焚烧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箱体下方一侧;所述焚烧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顶端设置与所述锥型接料筒相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下方设置与所述进料口对接,并呈螺旋状盘设在所述炉体内壁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尾端位于所述炉体的正中,并在所述传输通道的尾端处沿所述传输通道向上设置多个位于所述传输通道内的镂空网板;进气管,其连通至所述炉体内,所述进气管的进气口设置抽风机,以向所述炉体内供应空气;排气管。
烘烤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焚烧装置的上方;所述烘烤装置包括主转盘结构,所述主转盘结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圆形板体,以及包裹在左右所述圆形板体之间的子板体;立杆,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主转盘结构两侧,靠近所述炉体一侧的立杆与所述排气管对接,另一侧所述立杆设置排气口;气道,其设置在两圆形板体之间,并分别与两侧的立杆相通;所述气道内设置多组气体净化层;所述圆形板体之间设置多个位于所述气道之间的烘烤箱,所述子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烘烤箱相对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第二封板。
智能感应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器;启动感应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启动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箱体内固体废物的整体重量以及体积,在所述重量或体积达到设定值时,向所述控制器传输信号,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转动,并在粉碎装置转动10-30秒之后,控制所述左板或右板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峰,未经赵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4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