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传感器和钥匙操作的锁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3822.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托·卡夫拉尔·埃雷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托·卡夫拉尔·埃雷拉 |
主分类号: | E05B67/22 | 分类号: | E05B67/22;E05B47/00;E05B15/00;E05B15/10;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茜;王玮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传感器 钥匙 操作 | ||
本发明涉及电子传感器和钥匙操作的锁。本发明涉及安全装置。以前,不存在使用人工和电子机构的组合打开的锁。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拨动式开关(135),其连接到锁(100)中的钩环(115)上,且构造成通过电子钥匙模式和人工钥匙模式两者操作或可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钩环可包括在一端上邻近枢转杆部分(117)的杆凹部(113)和在相对的锁定端上的凹部(119)。滚珠轴承(140,145)可分别被收纳在凹部(118,119)中以将钩环(115)扣住在锁定状态。
技术领域
本文的实施例大体上涉及安全装置,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电子传感器和钥匙操作的锁。本案为分案申请,其母案申请号为201780003860.2,申请日为2017年4月28日,并且发明名称为“电子传感器和钥匙操作的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锁典型地仅提供单一的解锁手段。常规的锁(诸如挂锁)使用物理钥匙来打开它们。一些较新式的锁可使用电子机构来打开。然而,这些途径在市场上各不相同。两种途径大体上是不相容的,因为它们使用不同的手段来解锁安全机构。因此,出现的情况是,使用基于钥匙的锁且忘记或丢失其钥匙的人大体上必须毁坏锁才能获得受保护的物品的使用权。对于那些使用基于电子的锁,且尤其是基于生物识别系统的人,装置中常见的现象和缺点是其失去电力或以其它方式在电子方面失效,从而使装置无法操作以打开,并再次大体上使所有者别无选择而只能毁坏锁。
可以看出,需要一种提供与用于打开的人工和电子机构的相容性的锁,从而在一个操作模式不可用的情况下向用户提供故障安全选项。
发明内容
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中,一种锁包括:壳体;联接到壳体上的生物识别扫描仪;连接到生物识别扫描仪上的电路控制器;连接到电路控制器和生物识别扫描仪上的功率源;连接到电路控制器和功率源上的马达,马达构造成基于对生物识别扫描仪的输入响应于来自电路控制器的信号而工作;联接到壳体的制栓(tumbler),其包括用于收纳钥匙的钥匙孔,其中制栓可通过钥匙的操作运动;联接到制栓和马达上的离合传动装置,其中离合传动装置构造成:响应于来自电路控制器的信号而接合马达,且/或响应于钥匙在钥匙孔中的操作而接合制栓;以及联接到壳体和离合传动装置上的钩环,钩环可通过离合传动装置与制栓的接合或离合传动装置与马达的接合而运动离开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
另一方面,一种电子和钥匙操作的锁包括:锁壳体;联接到锁壳体上的电子传感器;连接到电子传感器上的功率源;连接到电子传感器和功率源上的马达,马达构造成响应于来自电子传感器的信号而工作;包括人工操作的机构的制栓,其中制栓可通过至少人工操作的机构的操作运动;联接到制栓和马达上的离合传动装置,其中离合传动装置构造成:响应于来自电子传感器的信号而接合马达,且/或响应于钥匙在钥匙孔中的操作而接合制栓;以及联接到锁壳体和离合传动装置上的钩环,钩环可通过离合传动装置与制栓的接合或离合传动装置与马达的接合而运动离开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
又一方面,一种锁包括:锁壳体;结合到锁壳体中的生物识别扫描仪;连接到生物识别扫描仪上的电路控制器;连接到电路控制器和生物识别扫描仪上的功率源;在锁壳体内部的马达,其连接到电路控制器和功率源上;在锁壳体内部的制栓,制栓包括用于接纳钥匙的钥匙孔,其中制栓可通过钥匙的操作运动;以及联接到锁壳体上的钩环,钩环可通过以下操作而运动离开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电路控制器接收授权的生物识别输入,并响应于接收授权的生物识别输入,驱动马达而使钩环运动到解锁位置,或钥匙接合钩环而使钩环运动到解锁位置。
附图说明
下文参照附图进行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附图的对应的部件。
图1为根据本主题技术的实施例的在使用中的电子传感器和钥匙操作的锁的前部透视图。
图1A为图1中的锁的分解图。
图2为图1中的锁的显示了钩环的打开和关闭位置的前部透视图。
图2A为图1的锁的后部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托·卡夫拉尔·埃雷拉,未经罗伯托·卡夫拉尔·埃雷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