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藻收集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1359.1 | 申请日: | 2021-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贝诗礼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藻 收集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藻收集处理设备,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右侧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开设于收集笼内部的收集腔与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所述收集腔相连通,所述收集槽共设有四个,本发明可利用收集机构对蓝藻进行打捞,可实现连续对蓝藻进行打捞收集,作业效率较高,利用脱水机构对收集到的蓝藻进行脱水,大大减少了船身负重,利用干燥机构对蓝藻进行干燥粉碎,彻底灭杀蓝藻,进一步减少蓝藻质量。整体设计本发明成本较低,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面积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处理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蓝藻收集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河流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蓝藻水华现象经常发生。因此要对蓝藻污染进行治理,在对蓝藻污染水域进行水污染治理时,现行的有效办法一般是借助打捞船对蓝藻水华区域进行打捞,但是由于打捞上来的蓝藻携带有大量水分,因此打捞船的载重负载很大,打捞不了多久就需要将打捞的蓝藻清理一次,因此如何无需连续大佬蓝藻且尽量减少船身负重仍需不断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蓝藻收集处理设备克服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蓝藻收集处理设备,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右侧设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开设于收集笼内部的收集腔与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所述收集腔相连通,所述收集槽共设有四个,所述收集槽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与止回轴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止回轴与止回板转动连接,所述止回板与所述收集槽内壁之间设有止回扭簧,所述止回扭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止回板与所述收集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槽外侧设有采集盒,所述采集盒与所述收集笼固定连接,所述采集盒内部开设有采集腔,所述采集腔用于收集蓝藻,所述收集腔右侧内壁固定设有主动电机轴,所述主动电机轴于收集底座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电机轴由主动电机控制转动,所述主动电机嵌设于所述船体内部,所述收集机构用于收集蓝藻;
所述收集机构内部设有脱水机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嵌设于所述收集腔左侧内壁的滤网,所述滤网用于过滤蓝藻,所述收集腔右侧内壁开设于六个通孔,六个通孔分别与六个挡杆滑动连接,六个所述挡杆左端固定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主动电机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电机轴外侧设有压簧,所述压簧右端与所述推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左端与密封板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与所述主动电机轴转动连接,所述密封板转动固定设有,所述由控制转动,所述嵌设于所述船体内部,所述推板左端固定设有两个收集拉绳,所述收集拉绳左端缠绕于收集绳轮外侧,所述收集绳轮与收集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电机轴由收集电机控制转动,所述收集电机嵌设于收集底座内部,所述脱水机构用于使所述收集腔内部的蓝藻脱水;
所述脱水机构下侧设有干燥机构,所述干燥机构包括与所述收集底座下端固定连接的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部开设有干燥腔,所述干燥腔下侧内壁内部开设有收集孔,所述收集孔可由挡板遮挡,所述挡板右端固定设有挡板铁滑块,所述挡板铁滑块与挡板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挡板滑槽开设有所述干燥腔下侧内壁内部,所述挡板铁滑块右端固定设有挡板压簧,所述挡板压簧右侧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嵌设于所述干燥腔下侧内壁内部,所述电磁铁用于吸引所述挡板铁滑块,所述干燥腔下侧内壁内部还嵌设有发热块,所述发热块用于烘干所述干燥腔内部的蓝藻,所述干燥腔下侧内壁内部还嵌设,电源,电流计,左导线,右导线,连接线,所述左导线与所述右导线用于检测所述干燥腔下侧内壁上端是否有残余水分,所述干燥腔左右两侧内壁分别与蜗轮推杆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蜗轮推杆用于推动粉碎所述干燥腔内部干燥的蓝藻,所述干燥机构用于烘干所述干燥腔内部的蓝藻。
优选地,所述干燥箱下端固定设有排渣箱,所述排渣箱内部开设有排渣腔,所述排渣腔左侧内壁内部嵌设有排渣电机,所述排渣电机控制有排渣电机轴,所述排渣电机轴右端固定设有排渣丝杠,所述排渣丝杠与排渣推板螺纹连接,所述排渣推板与排渣腔滑动连接,所述排渣腔下端固定设有排渣滑块,所述排渣滑块与排渣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排渣滑槽开设有所述排渣腔下侧内壁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贝诗礼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贝诗礼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1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