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1005.7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李赫然;张北斗;李俊生;杨道辉;李斌;韩春林;李兆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旭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9/00 | 分类号: | C03B19/00;G02F1/1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董琳 |
地址: | 741000 甘肃省天水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整 液晶 玻璃 明暗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通过将轮廓曲线和明暗纹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定位玻璃基板中产生明暗纹的区域,并能够对液晶玻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明暗纹进行快速有效地调整,且能避免调整过度。该方法操作简便,且调整效果良好,不影响生产节奏,能够提高液晶玻璃的品质,满足后续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晶玻璃品质调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明暗纹是评价液晶玻璃的一项重要指标,明暗纹的优劣直接反映了生产制程是否稳定可靠,对后续的制程工艺也有较大影响。明暗纹在形态上和条纹相同,均为贯穿型缺陷,一旦发生,则生产期间每张玻璃在相同位置均会发生明暗纹缺陷,明暗纹在对策上有区别于条纹。
明暗纹由明纹和暗纹组成,表现形式其一为:明纹+暗纹+明纹,表现形式其二为:暗纹+明纹+暗纹,为伴生关系。明暗纹的总宽度为30-100mm。
明暗纹严重程度上均在明显差异,发生时,其一表现为明纹明显,暗纹不明显;其二表现为,暗纹明显,明纹不明显;其三表现为明暗纹均比较明显;其四为明纹、暗纹均不明显,即为合格品。
现有技术中,对液晶玻璃的明暗纹没有快速有效的调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快速有效地调整液晶玻璃产品的明暗纹,提高产品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裁取玻璃基板成品,进行明暗纹检测,判断所述玻璃基板成品是否为合格品;
(2)如果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不合格品,确定液晶玻璃成型工序中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
(3)测量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一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所述第一主表面的第一轮廓曲线;测量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二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所述第二主表面的第二轮廓曲线;
(4)根据所述第一轮廓曲线和所述第二轮廓曲线,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
(5)重复步骤(1),如果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不合格品,则重复步骤(2)-步骤(4),直至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合格品。
可选地,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为液晶玻璃成型工序中的玻璃熔体;
步骤(4)中,所述的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包括:调整成型工序中的热风管的位置和出风温度。
可选地,步骤(4)中,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轮廓曲线和所述第二轮廓曲线,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包括:
a、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一直线,和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二直线;将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
b、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三直线,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四直线,并将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四直线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正常区域的厚度;
c、调整所述热风管的出风温度;其中,降低明纹区域的出风温度,提高暗纹区域的出风温度;所述出风温度的调整幅度为△T;
d、确定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和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正常区域的厚度的差值的变化幅度;
如果所述变化幅度不在幅度标准范围内,则改变所述△T,直至所述变化幅度在所述幅度标准范围内;其中所述幅度标准范围为1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旭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旭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1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