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排气的阀口包装袋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9728.3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康;邵军;俞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24 | 分类号: | B65D30/24;B65D33/01;B65D3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文珊 |
地址: | 2015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排气 阀口包 装袋 | ||
本发明涉及灌装包装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新型排气的阀口包装袋,解决了目前如何实现包装袋快速排气以及同时满足包装袋的防潮性能、袋身强度的技术问题,包括筒体和灌装阀口;筒体的中部为袋身;筒体的底部通过糊底工艺形成上底;筒体的顶部通过糊底工艺形成下底;上底和下底的其中一个或两个的内侧贴合连接有透气性贴片,安装于上底位置的透气性贴片一侧与上底实现密闭性粘接,另一侧与外界形成排气通道,安装于下底位置的透气性贴片一侧与下底实现密闭性粘接,另一侧与外界也形成排气通道。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透气性贴片与外界形成排气通道,以达到在兼顾包装袋防潮性能、袋身强度的条件下实现良好透气性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装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排气的阀口包装袋。
背景技术
阀口袋的包装袋由袋身、上\下底部和阀口三个部分组成,阀口位于其中上底部的一侧。灌装过程中,灌装机的阀管从包装袋的阀口中插入,通过气送、螺杆或叶轮输送方式完成物料的灌装,之后通过阀口处热合等方式关闭阀口,同时通过包装袋自身透气性将袋内气体排出,完成包装袋物料的压实、整形。由于采用阀口袋灌装效率高、整袋密闭性能好、单包及整托码垛美观、运输便利等特点。在工业化生产中广泛用于各类粉体或颗粒料的包装。
阀口包装袋对于不同行业的不同状态的物料包装所需要的透气性能、防潮性能及袋身强度性能差异较大。如颗粒料包装,物料本身含气量降低,包装过程及封口后包装袋内含气量较低,包装袋只需采用常规配置的纸张或薄膜搭配使用即可,无需打孔处理,不仅满足物料包装,同时由于袋身无排气打孔处理,对包装袋整体的防潮性能、包装袋强度影响较小。
而对于特种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的易吸潮超细粉体的包装,一方面物料自身含气量高,如果同时采用气送方式灌装,灌装过程中会同时灌入大量输送气体。如何在实现包装袋足够透气率以实现包装袋快速排气,避免出现炸包或灌装时间过长等问题,同时对包装袋的防潮性能、袋身强度影响降至最低,具有重要意义,存在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如何实现包装袋快速排气以及同时满足包装袋的防潮性能、袋身强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透气性贴片与外界形成排气通道,以达到在兼顾包装袋防潮性能、袋身强度的条件下实现良好透气性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排气的阀口包装袋,包括筒体和灌装阀口;
所述筒体的中部为袋身;
所述筒体的底部通过糊底工艺形成上底;
所述筒体的顶部通过糊底工艺形成下底;
所述下底通过胶水粘接密封有第一贴片,所述上底通过胶水粘接密封有第二贴片且和所述第二贴片的一端完成密封粘接,所述上底的另一端安装所述灌装阀口,所述灌装阀口与所述袋身内部连通;
所述上底和下底的其中一个或两个的内侧贴合连接有透气性贴片,安装于上底位置的所述透气性贴片一侧与上底实现密闭性粘接,另一侧与外界形成排气通道,安装于下底位置的所述透气性贴片一侧与下底实现密闭性粘接,另一侧与外界也形成排气通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的阀口包装袋,对其中的一层或多层选用透气性纸张或对其中的一层或多层材料进行打孔处理,是现有实现包装袋排气的主要方式,然而,单纯的透气性纸张的使用,虽满足包装袋透气要求,但对于防潮性能和包装袋强度是无法满足的。
因此,目前用于具有高排气性要求,同时具有防潮性能要求的物料包装,一般选用2纸1膜,或3纸1膜的多层包装袋结构来实现包装袋的强度、透气性和防潮性能,纸张的使用实现包装袋的透气性要求,薄膜层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包装袋的防潮性能,同时对包装袋内层或内外层纸张以及薄膜均进行打孔处理,通过打孔的数量和孔径来控制包装袋透气性和防潮性能以及包装袋强度的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艾录包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97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