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电专用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9586.0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3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王文景;李静;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鸿锂清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符继超 |
地址: | 3415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专用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电专用线。母插头包括插口本体,插口本体与插座接触的顶面呈圆角梯形,插口本体包括第一插口、第二插口群、第三插口;第二插口群和第三插口分别位于插口本体与插座接触的顶面的上底边侧和下底边侧;第一插口包括两个插孔,分别位于所述插口本体与插座接触的顶面的斜边两侧;第二插口群包括偶数个插孔,第二插口群插孔底部具有插接点,第二插口群偶数个插孔的插接点在插口本体内部,插口群的插接点以两个一组电连接;第三插口包括两个插孔,两插孔底部通过自恢复保险丝串接。通过配合连接外部的保护电路,控制电路,当电量到一定量时发出警报,同时对电瓶的容量进行精准的显示。本发明插孔布局更优安全性、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配合充放电设备放电的具有安全警报的放电专用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个种类的放电连接线,传统的充放电连接器的只是起到简单传输作用,并不能专用于放电。
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动产品被生产出来,但是电动产品存在本质的问题,蓄电池的维修问题。当蓄电池出现问题时,第一更换蓄电池;第二维修蓄电池。但是更换蓄电池会带来大量的更换费用,而且更换掉的蓄电池直接抛弃的话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那么就不得不通过第二种方式解决问题,在蓄电池在维修时,通常需要将蓄电池进行放电,在一般的放电过程中,只能通过维修师傅的经验去预估放电时长。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说放电过多会导致蓄电池亏电,使蓄电池的寿命受影响,例如汽车蓄电池亏点会导致用电系统不稳定,会导致汽车发动机怠速不稳定,而放电过少需要二次放电等。在维修蓄电池时,快速放电会导致过载加快线路绝缘皮的老化,在久而久之会影响绝缘的耐用程度,而慢速放电使蓄电池在维修时维修效率不高。
因此,提供一种放电专用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放电专用线。同内外相结合的设计方式,重新对母插头上的插口进行更合理更安全的布置方式,然后通过配合连接外部的保护电路,控制电路,当电量到一定量时发出警报,同时对电瓶的容量进行精准的显示。另外电线的绝缘层选用更加合适的相关材料,去应对高温带来的绝缘皮老化现像,从而使放电线更加耐用。总体来说,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放电专用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插头;母插头包括插口本体,所述插口本体与插座接触的顶面呈圆角梯形,所述插口本体包括第一插口、第二插口群、第三插口;
所述第二插口群和所述第三插口分别位于所述插口本体与插座接触的顶面的上底边侧和下底边侧;
所述第一插口包括两个插孔,分别位于所述插口本体与插座接触的顶面的斜边两侧;
第二插口群包括偶数个插孔,所述第二插口群插孔底部具有插接点,所述第二插口群偶数个插孔的插接点在所述插口本体内部,所述插口群的插接点以两个一组电连接;
所述第三插口包括两个插孔,两插孔底部用一个自恢复保险丝串接。
进一步,通过采用圆角梯形作为所述插口本体接触顶面有效防止操作过程中不慎将插孔插反造成短路;所述第一插口分为两个插孔,分别是正负级;所述第二插口群为6个单插孔,两两连接成3组插口,3组插口分别去连接母插头的外部控制电路、报警电路,电子显示屏幕;所述第三插口连接外置保护电路,当保护电路电流中的电流过大时,所述自恢复保险丝会断开,防止对蓄电池造成危害。自恢复保险丝可根据电流的等级情况选用不同的自恢复保险丝。自恢复保险丝能能有效的防止危险的发生,在必要时候断开,考虑到危险消除后,自恢复保险丝可自动复原。
优选的,一种放电专用线中,所述第一插口、第三插口包括两个插孔,所述第二插口群、所述第三插口位于所述第一插口的两插孔中间,所述第二插口群、所述第三插口的插孔深度是所述第一插口插孔深度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鸿锂清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天鸿锂清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9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