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18656.0 | 申请日: | 2021-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6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徐知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12/03 | 分类号: | H04W12/03;H04W12/06;H04W12/04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认证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在装置中设置可信管理模块,例如在包括采集模块的第一装置中设置可信管理模块,采集模块在进行认证过程之前需要首先注册到该可信管理模块。同理,可以在包括认证模块的第二装置中也设置可信管理模块,认证模块在进行认证过程之前也需要首先注册到该可信管理模块。可信管理模块通过注册过程可以实现对相应模块的管理,以提高用于认证的模块的可信度。而且在注册过程中可信管理模块还可以获得进行注册的模块的密钥,该密钥可用于在认证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加密,即,本申请实施例在传输认证信息时也是通过加密方式传输,通过这种方式也进一步提高了认证过程的可靠性。
本申请要求在2020年04月0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010254791.6、申请名称为“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多设备协同的场景下,可能需要跨设备对用户进行认证。目前设备的生物认证都是基于单设备的认证过程,例如用户在使用手机的某些应用时,如果需要认证,则是用户向手机输入认证信息,由手机进行认证。对于跨设备认证,目前尚没有认证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认证过程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第一种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模块向第一可信管理模块发送注册请求信息;所述第一可信管理模块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注册响应消息,以确认所述第一模块注册到所述第一可信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可信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一模块对应的第一密钥发送给第二可信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密钥用于在认证过程中对用于认证的信息进行加密;所述第一模块采集第一业务对应的第一认证信息;所述第一模块使用所述第一模块对应的第三密钥对所述第一认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第二认证信息;所述第一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可信管理模块,将所述第二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可信管理模块,以根据所述第二认证信息对所述第一业务进行认证;所述第一可信管理模块接收来自所述第二可信管理模块的认证响应消息,所述认证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业务的认证结果。
该方法可由第一装置执行,第一装置可以是电子设备或能够支持电子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例如为手机、PAD、电视机、个人计算机或其他设备。
要实现跨装置的认证,可以是通过一个装置的采集模块采集认证信息,再将该认证信息发送给另一个装置,由另一个装置的认证模块进行认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装置中设置可信管理模块,例如在包括采集模块的第一装置中设置可信管理模块,采集模块在进行认证过程之前需要首先注册到该可信管理模块。同理,可以在包括认证模块的第二装置中也设置可信管理模块,认证模块在进行认证过程之前也需要首先注册到该可信管理模块。可信管理模块通过注册过程可以实现对相应模块的管理,以提高用于认证的模块的可信度。而且在注册过程中可信管理模块还可以获得进行注册的模块的密钥,该密钥可用于在认证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加密,后续,本申请实施例在传输认证信息时也是通过加密方式传输,通过这种方式也进一步提高了认证过程的可靠性。
另外可以看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在传输用于认证的信息时,是通过第一可信管理模块和第二可信管理模块进行传输,第一可信管理模块和第二可信管理模块可以认为是两个可信的模块,只允许已注册的模块进行通信,因此可以认为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在认证时是通过可信通道执行认证,由此可以提高认证过程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可信管理模块获得所述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的所述第一密钥;或,
所述第一可信管理模块为所述第一模块生成所述第一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8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