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腔科用多功能撑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12543.X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缔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C19/00 | 分类号: | A61C19/00;A61B90/16;A61B90/30;A61B1/24;A61B1/06;A61B9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科 多功能 撑嘴器 | ||
1.一种口腔科用多功能撑嘴器,包括扩口塑胶块(1)和辅助组件(9a),其特征在于:在扩口塑胶块(1)中部开设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前后表面的通腔(2),在扩口塑胶块(1)开设有在长度方向贯穿扩口塑胶块(1)左右表面的滑动腔(3),且在通腔(2)的上方和下方均开设有滑动腔(3),在上下两个滑动腔(3)的左右两侧均滑动插设有V折杆(4),V折杆(4)插入滑动腔(3)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件(5),且V折杆(4)通过连接件(5)与滑动腔(3)滑动连接,V折杆(4)位于滑动腔(3)外部的一端连接有扩边组件(8),在扩口塑胶块(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扩边组件(8),扩边组件(8)连接在位于扩口塑胶块(1)同侧的上下两个V折杆(4)上;
所述连接件(5)包括连接板(52)、U型板(53)和固定螺杆(54),连接板(52)与V折杆(4)插入滑动腔(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扩口塑胶块(1)前表面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与滑动腔(3)贯通的滑动槽(7),U型板(53)的内端贯穿滑动槽(7)而延伸至滑动腔(3)内并与连接板(52)固定连接,连接板(52)能在滑动腔(3)内左右滑动,与连接板(52)固定连接的U型板(53)能在扩口塑胶块(1)上对应开设的滑动槽(7)内左右滑动;在U型板(53)的竖板中部开设有螺纹通孔,固定螺杆(54)螺旋连接在所述螺纹通孔中;
所述辅助组件(9a)安装在所述扩口塑胶块(1)上且正对通腔(2)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科用多功能撑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还包括滑动杆(51),滑动杆(51)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固定安装在滑动腔(3)的内壁上,滑动杆(51)在长度方向贯穿连接板(52)的左右表面且与连接板(52)滑动连接;在对应每个滑动腔(3)的扩口塑胶块(1)的前表面,均开设有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滑动槽(7),所述U型板(53)呈U字形,U型板(53)包括上板、下板和连接在上下板之间的竖板,U型板(53)上下板的内端分别贯穿上下滑动槽(7)而延伸至滑动腔(3)内并均与连接板(5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科用多功能撑嘴器,其特征在于:在扩口塑胶块(1)的上下两个滑动腔(3)内均设有弹簧(6),弹簧(6)设于滑动腔(3)内的左右两个连接板(52)之间,且弹簧(6)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个连接板(52)固定连接;
所述通腔(2)边侧上开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9),所述辅助组件(9a)安装在凹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科用多功能撑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边组件(8)包括连接杆(81)、转动筒(82)和硅胶弧形凹板(83),所述连接杆(8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扩口塑胶块(1)同侧的上下两根V折杆(4)固定连接,且在连接杆(81)上套设与连接杆(81)转动连接的转动筒(82),在转动筒(82)上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硅胶弧形凹板(83),所述硅胶弧形凹板(83)能随转动筒(82)在连接杆(81)上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科用多功能撑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9a)包括框架(91a)、放大镜片(92a)、环形储放筒(93a)、进气孔(94a)和环形盖(95a),所述放大镜片(92a)固定嵌合在所述框架(91a)内,所述放大镜片(92a)中固定安装有环形储放筒(93a),所述环形储放筒(93a)外侧的筒口处盖合有环形盖(95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腔科用多功能撑嘴器,其特征在于:在环形储放筒(93a)的内外壁夹层之间设有环形的空腔,所述环形储放筒(93a)位于患者口腔内侧的筒底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分布且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气孔(94a),在环形储放筒(93a)的空腔内储放有活性炭颗粒,且活性炭颗粒的粒径大于进气孔(94a)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腔科用多功能撑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94a)具体开设在所述环形储放筒(93a)位于患者口腔内侧的筒底端壁,和/或靠近筒底端壁的内腔周壁上,从患者口腔中排出的气味能通过进气孔(94a)进入到环形储放筒(93a)夹层的空腔内并被活性炭颗粒所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缔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缔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25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