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及用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0133.1 | 申请日: | 202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3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赵丰刚;杨海奇;黄小腾;洪家荣;汪文礼;胡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50/209;H01M50/244;F28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用电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其中,电池包括:电池单体;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管道,用于冷凝箱体内部的气体以形成冷凝液;集液件,设置于电池单体和所述管道之间,集液件具有绝缘性能,用于阻隔电池单体和冷凝液,以防止电池单体短路。通过在电池内部设置集液件以阻隔电池单体和冷凝液,可以防止冷凝液在电池内部四处流动进而与带电结构接触造成的电池短路、漏电问题等问题,提高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用电能作为驱动能源的装置中,电池作为其核心部件,保证电池的 使用安全性对于确保装置整体的使用安全来说至关重要,而电池的热失控是威 胁电池使用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应对电池热失控的问题,相关技术中的电池通常会增加管道以对发生热 失控的电池进行降温,防止热失控的蔓延。然而,设置了管道的电池却容易发 生短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用电装置、制备电池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将管道冷 凝电池内部气体所产生的冷凝液收集起来,防止冷凝液在电池内部四处流动进 而与带电结构接触造成的电池短路。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
电池单体;
箱体,用于容纳电池单体;
管道,用于冷凝箱体内部的气体以形成冷凝液;和
集液件,设置于电池单体和管道之间,集液件朝向管道设有第一容纳部, 第一容纳部用于收集冷凝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部被设置为凹槽,凹槽沿管道的中轴线方向 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用于将冷凝液经由开口排出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为多个且排列设置,凹槽沿多个电池单体排 列的方向延伸,且凹槽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为沿排列方向上最外侧的电池单体 的侧面;
或者,凹槽的开口所在的平面超出沿排列方向上最外侧的电池单体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纳部还被配置为容纳管道的至少一部分,以使 得管道冷凝的冷凝液流入第一容纳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深度为1-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液件具有绝缘性能,以防止电池单体短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集液件与管道连接方式为粘贴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包括泄压机构,泄压机构用于在电池单体的 内部压力或温度达到阈值时致动以排出排放物以泄放内部压力;
管道容纳有消防介质,消防介质通过管道冷凝箱体内部的气体以形成冷凝 液,且管道被构造为在泄压机构致动时泄放消防介质,以使消防介质进入电池 单体的内部;
集液件包括薄弱区,薄弱区被构造为在泄压机构致动时,使得消防介质穿 过薄弱区流向电池单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薄弱区被设置为通孔;或者,薄弱区被设置为在泄压 机构致动时被破坏以形成通孔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薄弱区设置在凹槽靠近电池单体的面上,以使得收集 在凹槽内的消防介质和冷凝液通过薄弱区流向电池单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设置于电池单体与管道之间, 以使管道固定于电池单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还包括多个卡扣,卡扣用于与管道卡接,且多 个卡扣沿管道的中轴线方向排布,并位于薄弱区的两侧,以阻挡位于卡扣之 间的消防介质和冷凝液沿管道的中轴线方向流出卡扣所形成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0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