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板带材的加速时效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8584.1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祝儒飞;娄花芬;刘宇宁;王虎;莫永达;王云鹏;白依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C21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板 加速 时效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板带材的加速时效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脉冲电流经辊式正负极传导给金属板带材等,实现脉冲电流对金属的时效处理。该方法使用的电流频率为50~1000Hz,峰值电流为1000A~500KA,脉冲宽度小于100μs。本发明提供的脉冲电流时效处理加速了溶质原子的扩散,并加速了第二相的形核与长大,缩短了时效过程,提高了金属板带材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板带材的处理方法,具体讲涉及一种金属板带材的加速时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时效强化合金,特别是对于金属板带材较长时间的时效热处理保温,无疑会增加金属材料的生产成本。特别对于诸如C7025铜合金一类合金一般需要经历两次时效方可生成尺寸为2nm Ni2Si析出相,其单次时效保温时间为4~8h,而其升温与降温时间较长,分别多达至6小时以上,方可获得抗拉强度在600MPa、电导率在40%IACS以上的合金材质(《高性能铜合金及其加工技术》[M].刘平,赵冬梅,田保红.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作为高强铝合金的7075铝合金,其析出相为GP区、η'相(MgZn)、η相(MgZn2),其T6态需要在120℃条件下处理达24h,方可获得抗拉强度、延伸率、硬度分别达到655MPa、12%、205.6HV(《热处理制度对7075铝合金电导率的影响》[J].轻合金加工技术.王学书,聂波,谢延翠,2001,29(7):40-42;《热处理工艺对7075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其T76态需要在110~150℃进行双级时效,方可获得其抗拉强度、延伸率、硬度分别达到625MPa、10.8%、201.3HV。(《热处理工艺对7075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赵青.郑州大学,2012.)。时效时间的长短与生产效率、生产成本息息关系,缩短铜、铝合金时效时间,即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金属析出相的成分、大小、密度、共格与否都会影响材料的性能,而时效工艺对时效强化的金属的最终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第二相的形成是一种扩散型相变,凡是对形核、长大速度有影响的参数,都会影响时效动力学过程。通常改善合金析出效率的方法包括:
1)选择较高的固溶温度与较快的冷却速率。析出过程中的扩散主要在固溶淬火冷却处理后冻结下来过剩的空位。固溶加热温度越高、加热后冷却速度越高,空位浓度就越高,因而G.P.区的形成速度就越快。(《材料热处理原理及工艺》[M].朱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285)。
2)选择适宜的时效温度。化学自由能差是过饱和固溶体脱溶析出的驱动力,其脱溶过程是原子扩散的过程,因此在提升时原子扩散速度也随之增加,脱溶析出过程加快。但是,时效温度过高,则过饱和固溶体第二相临界晶核尺寸增大、数量减少,化学自由能差减小,使得析出速度降低,甚至不析出。因此,选择适宜的温度范围,可加快时效过程、缩短时效时间。(《材料热处理原理及工艺》[M].朱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284)。
3)固溶后引入冷变形。析出的过程中原子扩散沿着位错进行,该扩散比一般扩散快,减少时效时间,同时高密度位错还可以成为第二相形核点。对于部分合金如铝锂合金、C7025铜合金在固溶后进行冷变形会产生大量位错,成为非均匀形核部位,从而使得沉淀相体积分数增大。(《深入探讨新型金属材料超级合金的性能与应用》[M].孟超,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163)。
4)加入微量元素。合金中加入微量元素特别是过渡簇元素,这些元素的金属间化学物以高度弥散的形成存在,可作为沉淀相的非自发晶核,同时该相的边界也可作为优先形核部位。(《材料热处理原理及工艺》[M].朱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2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8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倒装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