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系统及交变应力疲劳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7527.1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4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裴仁忠;王中兴;杜建生;郑健;何新振;薛庆华;张浩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G01N3/36;G01N3/02;G01M13/00;F15B11/16;F15B11/042;F1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郑久兴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系统 应力 疲劳 测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及交变应力疲劳测试设备,包括液压油箱,其用于存储液压系统所需的油液;第一动力系统,其输入端与液压油箱连通,第一动力系统包括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第一输出支路与挠度加载装置的第一油缸机构连通,以使第一油缸机构驱动挠度加载装置夹持的被测物下降到目标位置;第二输出支路与挠度加载装置的第一马达机构连通,以使第一马达机构对被测物下降到目标位置后的锁定;第二动力系统,其输入端与液压油箱连通,第二动力系统包括第三输出支路、第四输出支路、第五输出支路和第六输出支路;回路系统,其分别与第一油缸机构、第一马达机构、第四马达机构、第三马达机构、第二油缸机构和第二马达机构的返回油路连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测井仪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及交变应力疲劳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导钻系统是目前采矿领域较为先进的钻测井工具,在井下工作时,最大弯曲角度为18°/30米,最大转速为200r/min,为了验证该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机械强度和疲劳寿命,需要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钻测井仪器与钻井工具在井下钻进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再通过检测手段判断钻测井仪器与钻井工具(也包括普通采矿钻测井仪器)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由此来判断其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智能导钻井下工具形状多为细长型圆柱体,因此被测仪器为细长型圆柱体,目前尚不能直观准确地提供一种模拟随钻仪器与钻井工具在井下钻进过程中的工作状态的交变应力疲劳测试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液压系统及交变应力疲劳测试设备,通过将被测物的两端分别与铰轴支座连接固定,被测物的中间部位由挠度加载装置夹持,挠度加载装置采用液压驱动下拉式将被测物下降到目标位置后并锁定,然后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被测物按设定转速旋转,这样可模拟被测物在井下工作状态,以此来判断被测物的使用寿命、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达到对钻测井仪器通过模拟试验进行设计验证的目的。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箱,其用于存储液压系统所需的油液;第一动力系统,其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第一动力系统包括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所述第一输出支路与挠度加载装置的第一油缸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油缸机构驱动挠度加载装置夹持的被测物下降到目标位置;所述第二输出支路与挠度加载装置的和第一马达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一马达机构对被测物下降到目标位置后的锁定;第二动力系统,其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第二动力系统包括第三输出支路、第四输出支路、第五输出支路和第六输出支路,所述第三输出支路与动力装置的第四马达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四马达机构驱动动力装置沿着直线导轨行走到目标位置;所述第四输出支路与支撑装置的第三马达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三马达机构驱动支撑装置沿着直线导轨行走到目标位置;所述第五输出支路与支撑装置的第二油缸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二油缸机构驱动支撑装置的支撑辊上升到目标位置;所述第六输出支路与铰轴支座的第二马达机构连通,以使所述第二马达机构驱动铰轴支座沿着直线导轨行走到目标位置;回路系统,其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机构、第一马达机构、所述第四马达机构、所述第三马达机构、所述第二油缸机构和所述第二马达机构的返回油路连通,且回路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系统还包括第一过滤器、第一单向阀和第一电机泵,所述第一过滤器、第一单向阀和第一电机泵依次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第一电机泵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后与所述第一输出支路和第二输出支路连通;所述第二动力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第二单向阀和第二电机泵,所述第二过滤器、第二单向阀和第二电机泵依次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油箱连通,所述第二电机泵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后与所述第三输出支路、第四输出支路、第五输出支路和第六输出支路连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油缸机构包括电比例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和第一油缸,所述电比例换向阀的高压油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泵连通,所述液控单向阀位于所述电比例换向阀和所述第一油缸之间,且所述液控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端的油口连通;所述电比例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和第一油缸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电比例换向阀用于所述第一油缸的进油和回油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