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纺织品内部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7273.3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邓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清源 |
主分类号: | F26B5/14 | 分类号: | F26B5/14;F26B21/00;F26B21/04;F26B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纺织品 内部 水量 过多 影响 烘干 速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避免纺织品内部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烘干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焊接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的左侧焊接有放水阀。该避免纺织品内部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烘干装置,凸轮转动,此时压杆可以带动压水板在烘干室内部周期性上下滑动,从而达到了避免纺织品内部含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效果。转动旋转盘,此时压水板与横杆的距离会发生改变,从而达到了便于对不同厚度的纺织品进行挤压出水的效果,扇叶转动产生的风,通过第一导气管运动到压水板的底部,然后经过第二导气管回流到第二密封腔的内部,最后经过连接管过滤水分后循环流通,从而达到了加快纺织品烘干效率降低资源浪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纺织品内部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纺织业在中国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使纺织业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凸现,如自动化水平低下,设备陈旧和技术的落后等等。然而,纺织工业仍然是一个大产业并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纺织布料生产过程中,烘干装置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产设备,现有的烘干方式通常需要先将纺织品内部的水分除去一部分,然后再放入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处理,这种操作工序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烘干效率。而如何避免纺织品内部含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避免纺织品内部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烘干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纺织品内部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烘干装置,具备避免纺织品内部含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烘干方式通常需要先将纺织品内部的水分除去一部分,然后再放入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处理,这种操作工序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烘干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避免纺织品内部含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纺织品内部水量过多影响烘干速度的烘干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焊接有存水箱,所述存水箱的左侧焊接有放水阀,所述存水箱的顶部焊接有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烘干室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水板,所述压水板的顶部焊接有压杆,所述烘干室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支撑柱,所述固定支撑柱的左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正面的左侧铆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凸轮的一侧铆接有滚轮,所述固定支撑柱顶部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左侧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横杆右侧的内部开设有长条槽,所述长条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正面铆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滑动块的一侧铆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铆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铆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活动板的一侧铆接有螺纹滑块,所述螺纹滑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螺纹滑块的底部铆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烘干室内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腔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密封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第一密封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腔,所述第二密封腔内部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导气管,所述驱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的左侧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第一转动盘的一侧传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存水箱顶部的内部与烘干室内部的底部通过出水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水孔的数量不少于六个,且这些出水孔均匀的开设在烘干室内部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压杆的外壁滑动连接在烘干室顶部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清源,未经邓清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2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