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6572.5 | 申请日: | 202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9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然;魏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31/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红娟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动力电池 循环 寿命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电源装置、反并联负载电池组装置和电压补偿电路,所述反并联负载电池组装置包括若干串联的反并联负载电池组,所述反并联负载电池组由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构成,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极性相反串联;所述电压补偿电路的个数与反并联负载电池组的个数相同,所述电压补偿电路并接在反并联负载电池组的两端;
所述电压补偿电路为第一电压补偿电路或第二电压补偿电路;
所述第一电压补偿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电阻并接在第一电池的两端,第二电阻并接在第二电池的两端,第一电阻与第一电池正极端之间设有第一开关,第二电阻与第二电池的正极端之间设有第二开关;
所述第二电压补偿电路包括电容和四个开关,所述电容并接在反并联负载电池组的两端,所述电容两端分别通过开关连接第一电池的正极和第二电池的正极,电容的两端分别通过开关连接第一电池的负极和第二电池的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并联负载电池组的个数大于等于1,所述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的型号和材料体系均相同,所述第一电池的SOC值近似为0,第二电池的SOC值近似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和电源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由四个电子开关构成的H桥结构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两个电子开关、两个二极管和一个电感,两个电子开关、两个二极管和一个电感构成可逆式斩波结构电路。
6.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系统实现,包括若干次循环测试,一次循环测试测试方法包括:
控制器对电源装置发送控制指令,电源装置产生第一电流,第一电池充电,同时第二电池放电;
控制器检测反并联负载电池组中第二电池的开路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池的开路电压控制所述电压补偿电路,实现对第二电池的电压补偿;
当检测到第一电池的SOC达到近似为100%,第二电池的SOC达到近似为0时,控制器对电源装置发出控制指令,电源产生第二电流对第一电池放电,同时第二电池充电,所述第二电流与第一电流相反;
控制器检测反并联负载电池组中第一电池的开路电压,并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的开路电压控制所述电压补偿电路,实现对第一电池的电压补偿;
当检测第一电池的SOC达到近似为0,第二电池的SOC达到近似为100%时,完成一次循环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的电压补偿方法包括:
电源装置产生第一电流过程中,当第二电池的端电压大于电池电压阈值时,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压补偿电路阻止第二电池的端电压继续升高;当第二电池的端电压小于电池电压的阈值时,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压补偿电路阻止第二电池的端电压继续下降,实现对第二电池的电压补偿;
所述第二电池的电压补偿方法包括:
电源装置产生第二电流过程中,当第一电池的端电压大于电池电压阈值时,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压补偿电路阻止第一电池的端电压继续升高;当第一电池的端电压小于电池电压的阈值时,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电压补偿电路阻止第一电池的端电压继续下降,实现对第一电池的电压补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低能耗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电源控制电路接收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使第一电源支路导通,产生第一电流;使第二电源支路导通,产生第二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65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