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对采气工艺和采气工具进行模拟评价的实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04597.1 | 申请日: | 2021-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61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 发明(设计)人: | 熊枫;王柯;张华礼;曾立新;李国;王宇;刘辉;谭健;张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34;E21B47/00;E21B47/06;E21B47/07;G09B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侯晓雅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艺 工具 进行 模拟 评价 实验 系统 | ||
1.一种用于对采气工艺和采气工具进行模拟评价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测控子系统、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模拟实验井子系统及分离计量子系统,所述测控子系统与所述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及所述分离计量子系统进行连接,所述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与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和所述分离计量子系统进行连接,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与所述分离计量子系统进行连接;
所述测控子系统用于对所述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以及所述分离计量子系统进行测控;
所述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用于为待评价的采气工艺和采气工具提供气水同时流动的实验环境;
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提供的气水同时流动的实验环境,对待评价的采气工艺和采气工具进行实验;
所述分离计量子系统用于将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中实验后的气水进行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子系统包括地面工程参数测控装置、井下多点测试装置及实时视频监控装置,所述地面工程参数测控装置与所述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进行连接,所述井下多点测试装置与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进行连接,所述实时视频监控装置设置于所述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模拟实验井子系统及分离计量子系统中;
所述地面工程参数测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中气水的流量;
所述井下多点测试装置用于测试井下不同位置的温度和压力;
所述实时视频监控装置用于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和回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地层流体配注子系统包括压缩机、储气井、水罐及驱替泵,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气井进行连接,所述水罐和所述驱替泵进行连接;
所述压缩机用于将气体注入到所述储气井;
所述储气井用于存储气体,并将所存储的气体注入到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中;
所述水罐用于存储液体;
所述驱替泵用于将所述水罐中的液体泵入到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井包括第一油管、内层管套、外层管套及下封头,所述内层管套包裹在所述第一油管的外部,所述外层管套包裹在所述内层管套的外部,所述下封头包裹在所述外层管套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实验井子系统包括管柱提升装置、可变井身结构的井筒、特定井口装置及井下多点测试装置,所述管柱提升装置、可变井身结构的井筒、特定井口装置及井下多点测试装置依次进行连接;
所述管柱提升装置用于将油管从井口下放到井底;
所述可变井身结构的井筒用于配合待评价的采气工艺和采气工具采用相应的井身结构;
所述特定井口装置用于悬挂油套管;
所述井下多点测试装置用于测试井下不同位置的温度和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提升系统包括绞车、天车、游车大钩、控制室及可移动式底座,所述绞车、所述天车、所述游车大钩、所述控制室设置在所述可移动式底座上,所述绞车用于将钢丝绳盘在所述绞车上,以使钢丝绳能够提升所述游车大钩,所述天车用于悬挂所述游车大钩,所述游车大钩用于提升管柱或工具,所述控制室用于对所述绞车、所述天车、所述游车大钩进行控制,所述可移动式底座用于移动所述管柱提升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井身结构的井筒包括表层套管、外层套管、固定卡箍、特定引鞋、第二油管、可变尺寸套管及衍生油管,所述表层套管和所述外层套管设置在所述可变井身结构的井筒的最外部,用于分隔所述井筒和地层,所述固定卡箍、特定引鞋、第二油管、可变尺寸套管及衍生油管设置在所述表层套管和所述外层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二油管设置在所述可变尺寸套管的内部,所述固定卡箍用于固定所述可变尺寸套管和所述衍生油管,所述第二油管和所述衍生油管与所述特定引鞋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油管用于传输气体和水,所述衍生油管用于对待评价的采气工艺和采气工具进行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5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