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修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3732.0 | 申请日: | 202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4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学灿;吴文卫;杨子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同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214 | 代理人: | 谢丹丹 |
地址: | 650034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修复 矿山 废弃 生态 恢复 基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修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恢复基材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制得:冶炼渣和/或矿渣30~50份、矿山废弃地土壤40~50份,经干化发酵后的市政污泥20~35份、20~30份的秸秆、残枝木屑40~60份、保水剂20~35份、草籽15~25份、尿素10~15份、磷酸盐10~20份、石灰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5~15份、硫酸铁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修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基材,其特征在于:保水剂为聚丙烯酸酯,碳酸氢盐为碳酸氢钙。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修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如下:
将30~50份的冶炼渣或矿渣或冶炼渣与矿渣的混合物料破碎至粒径小于0.074mm占80~95%,得到物料Ⅰ,再将20~30份的秸秆破碎至粒径小于0.074mm占90~95%,然后将物料Ⅰ与40~50份的矿山废弃地的土壤混合,并以破碎后的秸秆为造孔剂,置于真空中煅烧,得到多孔的混合基材;
向步骤(1)的多孔混合基材中加入经干化发酵后的市政污泥20~35份,再加入经发酵处理后的残枝木屑40~60份,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Ⅰ;
向步骤(2)的混合物Ⅰ中加入保水剂20~35份、石灰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5~15份或硫酸铁5~15份,得到混合物Ⅱ;
向步骤(3)的混合物Ⅱ中加入尿素10~15份、磷酸盐10~20份、草籽15~25份,搅拌均匀后得到生态恢复基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修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残枝木屑的发酵处理如下:
首先将残枝木屑粉碎,然后加入水后再加入微生菌,搅拌均匀后置于20~40℃下发酵20~30天,得到发酵处理后的残枝木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修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生菌为根瘤菌或红酵母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修复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基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煅烧温度为800~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37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