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瓶旋转采集识别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3723.1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8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弥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3/95 | 分类号: | H04N23/95;H04N5/265;B65G15/14;G06V2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孙振国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采集 识别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瓶旋转采集识别方法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S1:控制运输设备将至少两个目标物同时运输至采集区域,并在目标物前进的同时控制目标物自转;每个所述目标物的侧表面设有标签码;S2: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到位信息,控制正对所述采集区域的摄像设备对所述采集区域中的所有目标物进行多次连续拍摄,以生成连续组图;S3:根据目标物进入所述采集区域的顺序对连续组图中的每张图片进行顺序组队,生成每个目标物的展面图;S4:对每个目标物的展面图进行识别和解码,根据识别结果得出每个目标物展面图上标签码的内容。本发明可大幅度提升图片采集效率,提高采集识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瓶旋转采集识别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对西林瓶身上的标签码,一般采用工业相机对视野范围内的瓶身标签进行拍照,获得瓶身标签图像,再对图像进行解析以获取当前瓶标签二维码数据;但是该过程中由于瓶子一直保持移动状态,且瓶身上标签码的朝向并非固定,导致瓶身标签采集成功率较低;且每次采集拍照时只能对一个瓶子进行拍照,即只能有一个瓶子进入相机视野范围内,导致瓶子的运输速度较慢,采集效率低,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瓶旋转采集识别方法,可大幅度提升图片采集效率,提高采集识读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瓶旋转采集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S1:控制运输设备将至少两个目标物同时运输至采集区域,并在目标物前进的同时控制目标物自转;每个所述目标物的侧表面设有标签码;
步骤S2:接收检测设备发送的到位信息,控制正对所述采集区域的摄像设备对所述采集区域中的所有目标物进行多次连续拍摄,以生成连续组图;
步骤S3:根据目标物进入所述采集区域的顺序对连续组图中的每张图片进行顺序组队,生成每个目标物的展面图;
步骤S4:对每个目标物的展面图进行识别和解码,根据识别结果获得每个目标物展面图上标签码的内容。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区域的工作区域长度为200~400mm,且所述采集区域中相邻目标物之间的间距维持在90~110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设备连续拍摄次数等于同时进入采集区域中的目标物的数量*10。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设备每分钟运输150~250个目标物经过所述采集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设备为单边夹持带输送机,通过单边夹持带输送机带动目标物前进的同时利用夹持带的摩擦力使目标物自转。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生成每个目标物的展面图的方法为:
借由多个目标物进入采集区域后摄像设备对多个目标物连续拍摄,使得每张拍摄图片中均包含有每个目标物的局部图,按照目标物的进入所述采集区域的顺序提取每张拍摄图片中同一位置的局部图后对其进行拼接,以生成每个目标物的展面图。
进一步地,所述局部图进行拼接时,还包括:判断两张局部图之间是否有重叠区域,若有,则将两张局部图的重叠区域进行融合后再进行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区域前方设有剔除装置,获得每个目标物的展面图后对展面图中的标签码进行识别,若识别不成功,则控制剔除装置将该目标物进行剔除。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多瓶旋转采集识别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弥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弥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37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