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温变色液晶微胶囊油墨及感温变色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3227.6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熊春荣;马超龙;吕继祥;陆健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50 | 分类号: | C09D11/50;C09D11/03;C09D11/107;C09D11/102;C09D11/103;C09D5/26;C09D133/00;C09D175/04;C09D163/00;C09D16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液晶 微胶囊 油墨 涂层 | ||
1.一种感温变色液晶微胶囊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组分:
第一水性树脂 45%~85%,
液晶微胶囊 10%~50%,
第一附着力促进剂 0.5%~5%,
第一固化剂 0.5%~10%;
其中:所述液晶微胶囊主要由壁材和芯材组成,所述芯材主要包括胆甾相液晶,所述壁材为聚氨酯树脂;
所述胆甾相液晶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10%的胆固醇油醇碳酸酯、70%的胆固醇壬酸酯、20%的胆固醇苯甲酸酯;所述液晶微胶囊的粒径为3μm~4μm;
所述第一附着力促进剂为羟基共聚物、水性聚烯烃、磷酸酯型、氨基烷氧基硅氧烷、环氧基烷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一固化剂为异氰酸酯、氮丙啶固化剂、氨基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液晶微胶囊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性树脂为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水性氨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变色液晶微胶囊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经过界面聚合法形成在所述芯材表面。
4.一种感温变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涂层附着于基材上,所述基材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感温变色涂层包含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感温变色液晶微胶囊油墨制备而成的感温变色层,所述感温变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感温变色层的厚度范围为5μm-100μm;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感温变色层表面的清漆层,所述清漆层用于覆盖及保护感温变色层;
所述清漆层主要由清漆光油制备而成,所述清漆光油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组分:
第二水性树脂 80%~95%,
抗刮助剂 0.5%~5%,
第二附着力促进剂 0.5%~5%,
第二固化剂 0.5%~10%,
第二润湿剂 0.05%~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温变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性树脂为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水性聚氨酯、水性环氧树脂、水性氨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温变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刮助剂为水性蜡乳液、透明粉、有机硅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温变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着力促进剂为羟基共聚物、水性聚烯烃、磷酸酯型、氨基烷氧基硅氧烷、环氧基烷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温变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化剂为异氰酸酯、氮丙啶固化剂、氨基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温变色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变色涂层还包括对所述感温变色层起衬托作用的深色底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温变色涂层,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深色底层的组分为深色的单组分烤漆、环氧漆、双组份聚氨酯漆、硝基漆、氨基漆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32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