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牙轮钻机进给液压系统及牙轮钻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2379.4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韩家威;赵杰;蔡洪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百拓(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5/14;F15B15/20;F15B15/22;E21B19/086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韦超峰;姜闪闪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轮 钻机 进给 液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牙轮钻机进给液压系统及牙轮钻机,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牙轮钻机进给液压系统,双活塞杆液压油缸将细长的单活塞杆变为两根较短的活塞杆,液压油缸的加工制作过程更容易,且更短的活塞杆获得了更好的压杆稳定性,在钻孔压力变大、钻孔深度变大的时候,双活塞杆液压油缸可以承受更高的工作压力、更长的工作行程,满足钻机对更大钻孔深度的要求。本发明的牙轮钻机,两个并联设置的双活塞杆液压油缸布置在塔架装置上,解决压杆稳定性问题,平稳的控制动力头上提和下压,钻出深孔,不需要制作加工大直径、大行程的油缸,只需要对活塞杆的结构和油路进行相关改进即可实现同样的效果,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避免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牙轮钻机进给液压系统及牙轮钻机。
背景技术
牙轮钻机一般应用于大型露天矿的爆破孔钻孔作业。对于大型露天矿,尤其是露天金属矿,对钻孔直径、钻孔深度、钻孔压力都有更高的要求。现有牙轮钻机使用单个进给油缸,在钻孔直径、钻孔深度、钻孔压力等方面都无法达到某些矿区现场的要求。
针对现有爆破孔钻机钻孔能力较差,导致无法满足特殊矿区工作要求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公开,如专利申请号:2017105404630,申请日:2017年7月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大型矿用钻机的进给系统。该申请案公开的进给系统设置于塔架上,并可沿塔架上下运动,进给系统的底部设置有主动链轮、马达和由马达驱动的减速齿轮,减速齿轮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相连,顶部设置有被动链轮,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外啮合套设有链条,其中一条链条上固定设置有固定于塔架上的链条固定座,另一条链条上固定设置有推进设备,减速齿轮将马达的动力输出至主动链轮,并传输至被动链轮,从而带动整个进给系统在塔架顶部和底部之间上下运动。
该方案采用了液压马达和减速箱来产生可调节扭矩,由链轮和链条将扭矩转换为推进力的方式,初步解决了单油缸进给系统在自身推进力作用下的压杆稳定性问题。但是齿轮啮合过程噪音大,容易出现齿轮抖动现象,而且液压马达和减速机组合的横向尺寸大、安装不便,进给动力有限。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爆破孔钻机进给系统动力不足带来的不便,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牙轮钻机进给液压系统,双活塞杆液压油缸将细长的单活塞杆变为两根较短的活塞杆,液压油缸的加工制作过程更容易,且更短的活塞杆获得了更好的压杆稳定性,在钻孔压力变大、钻孔深度变大的时候,双活塞杆液压油缸可以承受更高的工作压力、具有更长的工作行程,从而满足钻机对更大钻孔深度的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牙轮钻机,两个并联设置的双活塞杆液压油缸布置在塔架装置上,可以很好的解决压杆稳定性的问题,平稳的控制动力头上提和下压,钻出深孔,不需要制作加工大直径、大行程的油缸,只需要对活塞杆的结构和油路进行相关改进即可实现同样的效果,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避免安全隐患。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牙轮钻机进给液压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双活塞杆液压油缸,双活塞杆液压油缸用于共同驱动动滑轮组牵引动力头上下运动,动力头上安装钻孔装置;双活塞杆液压油缸包括缸筒、缸筒内分别独立设置的上活塞杆和下活塞杆,上活塞杆、下活塞杆分别与缸筒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上有杆腔、下有杆腔,上活塞杆与下活塞杆之间形成无杆腔;下活塞杆中部开设用于提供液压油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与无杆腔相连通,第二通道与下有杆腔相连通,且相邻两个双活塞杆液压油缸的第一通道之间相互连通,相邻两个双活塞杆液压油缸的第二通道之间也相互连通,通过第一通道向无杆腔内或通过第二通道向下有杆腔内注入液压油,驱动相邻两个双活塞杆液压油缸的上活塞杆之间、下活塞杆之间保持同步运动,从而实现钻孔装置的上提和下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百拓(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百拓(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23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